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马耀南

2015-06-11 20:53: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马耀南,1902年出生,山东省长山县(今淄博市)人。193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曾被选为北洋大学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市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1933年担任长山中学校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到抗战洪流中。鉴于他的抗日热忱,中共山东省委在制定抗日武装起义计划时,将长山中学作为重要的据点,在该校成立了党小组,直属省委领导,一批中共党员在该校担任教员,培养训练抗日干部。1937年12月,他参与领导了黑铁山武装抗日起义,成立了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1支抗日武装。在他的争取下,长山县保安大队也参加了起义部队。1938年6月起义部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后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部与日军多次作战,围攻周村、破坏胶济路、坚守邹平城、激战刘家井子,重创敌人。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马晓云和马天民也参加了八路军,并在抗战中先后为国捐躯。为纪念马耀南烈士,3支队决定将“抗战剧团”易名为“耀南剧团”。后又在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创办了“耀南中学”。

  相关新闻

  马耀南:抗日怒火燃赤心

  1937年12月,马耀南参加了黑铁山武装抗日起义。成立了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在他的争取下,长山县保安大队也参加了起义部队。1938年6月起义部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后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部与日军多次作战,围攻周村、破坏胶济路、坚守邹平城、激战刘家井子,重创敌人。1939年7月22日,在桓台牛王庄战斗中遭敌伏击,壮烈殉国,时年37岁。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马晓云和马天民也参加了八路军,并在抗战中先后为国捐躯。

  山东抗日一马三司令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鲁北清河平原、鲁中胶济铁路沿线,尤其邹平、长山、桓台、高青一带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时至今日4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此还能耳熟能详。

  马耀南之子追忆父亲

  “国要破、家要亡的时候,先烈们拉起队伍闹革命,这才有了‘一马三司令’,有了渤海革命根据地,有了子弟兵南征北战的光荣历史!”79岁的马立修身体清瘦但语气里含着倔强,他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之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