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吴瑞林将军二三事

2015-07-28 10:48:00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武际良
  一次秘密的护航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亲自主持研究确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台湾问题和对台工作的总方针。 中央认为,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中。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国际形 势和海峡两岸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对蒋介石我们可以等待,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 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现在要蒋过来也有困难,问题总要有这个想法,逐步 地制造些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台湾只要和大陆统一,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均由蒋介石掌握,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双方互约不派人员去做破坏对方的事情。中共中央领导人还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 住台湾,不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会改变目前对台湾关系。1963年6月,周恩来 就对台工作向有关人员提出:我们不会因自己强大而不理台湾,也不会因有困难而拿原则作 交易,我们是从民族大义出发,从祖国统一大业考虑。

  据吴瑞林的老战友,当年曾任中央对台办主任的罗青长回忆:为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19 63年12月初,周恩来与张治中副委员长曾到广东省边境,与两位能沟通国共两党关系的人士 进行秘密会晤(据吴瑞林本人回忆,还有陈毅参加)。罗青长参与了此次鲜为人知的重要活动 。为保卫周恩来等人的安全,并使会晤不被干扰,他奉命去找当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 海舰队司令员的吴瑞林,传达并说明了此行的重要性和保密要求。吴瑞林当即表示,对中央 赋予的使命坚决执行,并立即部署。

  周恩来一行到后,吴瑞林陪同他们先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又来到黄埔港,乘南海舰队846号 舰视察珠江口,检阅了南海舰队部分官兵。周恩来与官兵们合影留念,勉励大家做到思想好 、身体好、技术精,并对水兵们说:你们生活在舰上,很辛苦,也很光荣,有你们保卫海疆 ,毛主席放心,全国人民放心。

  随后,由吴瑞林亲自指挥军舰,护卫周恩来一行,开始了秘密航行。

  在舰上,吴瑞林向周恩来汇报了南海舰队的情况。听了汇报后,周恩来郑重地向吴瑞林传达 了毛主席的指示:要南海舰队积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援越抗美高潮的任务。周恩来并指示 吴瑞林:南海舰队的指挥机关必须从广州迁到湛江(即“海军要下海”的指示)。吴瑞林回广 州后,坚决执行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并按中央军委的部署迅速地将舰队的指挥机关由广 州石榴岗迁往湛江。后来,根据军委和海军领导的指示,吴瑞林主持制订了南海舰队援越 抗美的作战方案,在我国的海域、空域和领土上打击敌人,以实际行动援助了越南人民的抗 美斗争。

  从广州到边境的预定会晤地点,在海上有一夜航程。为照顾好周恩来、张治中的休息,事先 ,吴瑞林就安排在舰舱寝室内为他们加宽了床铺,设置得稳稳当当,还更换了卫生间的马桶 ,适于上了年纪的人使用。航行中,吴瑞林亲自值班,命令舰长指挥军舰低速行驶,使发动 机噪音减少到最低限度。恰好那天夜晚,海面上风平浪静。第二天清晨,到达目的地,周恩 来高兴地对大家说:“这晚上是几年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登岸时,周恩来还向吴瑞林和 全舰官兵亲切致谢。

  在周恩来此次重要的边境秘密会晤的几天里,吴瑞林又亲自带领3艘军舰在附近的海域进行 了军事演习,以掩护会晤的顺利进行,也确保了周恩来一行的安全。

  1995年春节,罗青长在吴瑞林拜年时,又谈起了这桩重要历史事件,罗青长对他说:“那次 会晤沟通了台湾当局(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与大陆,在都主张只有一个中国的问题上,事 实上达到了默契,使国共两党有了一定基础的共识。”吴瑞林从心底感到非常高兴,当年自 己有幸为周恩来护航,完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

  毛泽东高兴地说:打得好!

  吴瑞林率领南海舰队不懈地加强战备,主动寻找战机,打击来犯之敌,取得了多次海战、空 战的胜利。

  1965年8月5日晨,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 ”号,由台湾左营港隐蔽出航,采取迷惑和佯动战术,先驶向南澳岛,尔后改变航向,当天 傍晚驶至福建省东山岛东南兄弟屿海域,企图伺机向大陆输送一股武装特务,进行破坏活动 。岂料,国民党军舰一离开左营港,就被我金刚山观通站发现,追踪严密监视,并立即报告 了南海舰队司令部。

  吴瑞林同舰队其他首长立即研究了敌情,向汕头水警区发出一级战备的命令,并迅速制订了 放至近岸,协同突击,一一击破的作战方案,向海军、广州军区和总参谋部作了报告。同时 ,命令以护卫艇四十一大队高速护卫艇4艘、鱼雷快艇十一大队鱼雷艇6艘,组成海上突击编 队,指定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担任海上突击编队总指挥,负责海上作战指挥。

  吴瑞林亲自打电话给孔照年说:“要抓住敌舰不放,要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 这一仗,决不能把敌人放跑。”孔照年很快把司令员指示传达到各大队和机关有关人员。全 体指战员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战斗准备。

  当夜,21时24分和23时43分,4艘护卫艇和6艘鱼雷艇先后由汕头、海门启航,乘着夜幕,飞 箭般驶往南澳岛云澳待机。23时许,总参批准了作战方案。23时13分,孔照年率突击编队出 击。他按照吴瑞林的要求,首先咬住敌舰“章江”号不放,硬是把它和“剑门”号分割开来 ,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章江”连续进行了6次冲击。于3时33分把它击沉。

  “章江”号下沉时,“剑门”号仓皇逃至外围海域徘徊不决。吴瑞林立即电令孔照年追歼它 ,并命令正在待机的5艘鱼雷快艇赶去增援。孔照年指挥作战现场的3艘护卫艇,开足马力, 径直向“剑门”号追去,在追至距敌舰50链时,敌舰边逃边向我艇队开炮,我艇队一往无前 ,穷追不舍,追至距敌舰20链时,敌舰所有大小火炮更猛烈地向我艇队拦阻射击,我艇队仍 未还击,指战员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沉着机智地进行反炮火曲折机动前进。当追至距敌舰仅 7链时,各艇集中所有火力,对它进行猛烈打击,敌舰立刻中弹起火,拚命狂逃。

  此时,天已大亮,作战海域离台湾较近,敌机可能来袭。是眼看着敌舰逃掉,还是继续追击 ,歼灭它呢?战机不可失。吴瑞林果断地下达了继续攻击“剑门”号的命令,并飞速电报总 参,要求派空军临作战海域上空掩护我艇队作战。

  这时,我鱼雷快艇队也赶到,迅速展开,距敌舰二三链时,分成两组发射了10条鱼雷,当即 命中3雷,随着3声沉雷般的巨响,“剑门号”冒着浓烟烈火葬身海底。从我艇开始攻击,到 打沉敌舰,仅用12分钟,就结束了战斗。

  此次海战,由于吴司令时机掌握得好,决心果断,正确指挥,加之全体指战员的英勇顽强, 灵活机动,不怕牺牲,而取得了预期的战果。

  此战击沉的国民党“剑门”号,原是美国“海鸥”级猎潜舰,原名“巨嘴鸟”,全载排水量 为1250吨,航速每小时18海里,舰上火力很强,有各种口径火炮10门,有雷达、声纳系统, 是一艘装备较先进的军舰。1965年4月刚刚送给台湾国民党的。击沉的“章江”号系美制小 型猎潜舰,全载排水量为450吨,最高航速每小时20海里,有各种火炮7门,火箭发射器一座 ,深水弹投掷器4座,也有雷达声纳系统,火力也很强。

  这次海战,是人民海军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海上歼灭战,一举击沉两艘敌舰,击毙国民党巡 防第2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人,俘“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等33人。战后,国防 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赞扬“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干脆,打得漂亮”;授予机 电兵麦贤得以“战斗英雄”称号。海军分别授予611号护卫艇以“海上英雄艇”、119号鱼雷 艇以“英雄快艇”称号。

  当我军民欢庆“八·六”海战胜利之日,正是台湾国民党痛苦不堪之时。蒋介石下令将他的 海军总司令刘广凯予以撤职。

  海战后,吴瑞林和政委方正平一起口述了向中央的总结报告,用电报发往北京。

  8月15日,“八·六”海战的战斗经验总结报告送进了中南海。毛泽东连夜把报告从头到尾 看了一遍,对报告中写道:发扬了我军的夜战、近战优良战斗作风;小艇打大舰,并打沉敌 舰(敌舰吨位上大于我10倍的“剑门”号)……之处,毛泽东用笔特别重重地划上了单杠或双 杠,以示嘉许。毛泽东还在电报上批示:仗打得好,电报也写得好。

  8月17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徐向前 、叶剑英、罗瑞卿等中央和军委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来京汇报的参加“八·六 ”海战有功单位和有功人员代表孔照年、石无定等7人,并合影留念。周恩来夸赞说:这次 海战是打近战、夜战、群战,是小艇打大舰,你们打得很好,毛泽东主席高兴地说:打得好 !是以小打大,是蚂蚁啃骨头啊!

  吴瑞林没有上北京,他接到情报,蒋介石下令派出两条驱逐舰、三条护卫舰,前来报复。他 立即组织部队严陈以待,准备给再犯之敌以更大的打击。

  “八·六”海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许多往外国使馆发 来贺电,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海战一结束,8月7日,美国《纽约时报》就报道:“ 台北8月6日电,两艘美国制造的中国国民党猎潜舰遭到中共海军的袭击,于今天在雀毛(Que moy)附近沉没。”

123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