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海军支队

2015-05-29 14:27: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陈 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组建,首先从华东军区开始。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这一天成为人民海军建军纪念日。海军的组成,除了从陆军各部队调来大批指战员和国民党海军的起义部队外,“还有一些被人们称之为‘土海军’的部队,这就是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各地开展海上游击战的武装力量”(见《当代中国海军》第19页)。其中,主要是两支部队。一支是活动于江苏沿海属于新四军的海防纵队;一支是1944年11月5日在山东威海刘公岛、10日在龙须岛起义的汪精卫伪海军部队,这支部队“1944年11月23日被正式命名为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见《当代中国海军》第21页),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训练、锻炼近一年,经补充扩编,很快成为一支素质高、能战斗的人民军队。其大批骨干调入海军后,为人民海军的创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汪伪刘公岛、龙须岛海军的起义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黄海之滨的威海湾内,峰岭起伏,扼渤海咽喉,素有“东隅屏藩”之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1938年12月,汉奸汪精卫公开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设立的伪国防部海军部,下辖华南、华中、华北三个海军要港司令部。华北要港司令部下辖烟台、连云港、威海卫三个基地司令部,另有练兵营和几艘运输舰和军舰。威海卫基地司令部,下辖六个派遣队,五个在刘公岛,一个在龙须岛。练兵营于1941年成立,在刘公岛西疃,负责训练学兵,营长由华北要港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孟铁樵兼任。练兵营每期名额多则200人,少则100人。日军为指挥和控制华北伪海军,在刘公岛组成了海军华北要港司令部辅导部。为保护基地安全,在环岛各高峰要点,派驻了五个派遣队。还成立了中华海员养成所,负责训练在商船工作的海员。

  1944年,山东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于八、九月发起秋季攻势,收复了大泽山区,解放了文登县城,迫使荣成伪军六个中队670人向我军投诚,攻克与逼退据点138处,极大地扩大了根据地。在这一大好形势下,1944年11月5日,刘公岛伪海军由练兵营区队长兼教官郑道济和连成、毕昆山三人经过周密策划,以第九期练兵为骨干力量,利用星期日伪军官离岛去威海卫游玩之机,攻击了基地司令部、日军辅导部及五个派遣队,杀死留守日军官,举行了武装起义。

  刘公岛伪海军练兵营,原系1938年投降日军驻扎青岛的华北伪海军的基础部队“北支那特别炮舰队”即“华北特别炮舰队”,1940年10月,南京汪伪政府海军部将其移交驻刘公岛的威海海军基地司令部。基地练兵营从其前身到起义前,共招收训练了九期练兵。1938年9月,北支特别炮舰队在连云港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和本队中一些士兵共百余人,作为第1期练兵。第2期练兵是在1939年8月底,由从烟台、青岛等地招募来的失学、失业青年共200余人组成。这批练兵整体文化程度较高,1940年3月底训练结束后,有20余人被派往上海海军训练所专业技术特修班学习。海军支队武装起义的核心人物连城、毕昆山、李仁德等,都是这第2期的成员,都曾去上海接受过专业训练。由于文化程度高,学习成绩好,没有经过一、二、三等兵,就直接提升为下士,1941年后都留在刘公岛练兵营担任教练班长。在刘公岛举办的第3、4期,学员也多是在烟台、威海一带招收的。从第5期起,练兵营便以“中国海军学校”名义在平津地区接收学生,并应允在校学习期间一切公费,毕业后分配工作。平津地区学生都经历了卢沟桥事变,又亲眼目睹了日军占领后市民的悲惨生活,大多具有较高的抗日情绪。在华北沦陷后生计无着的艰难情况下,偶然有此机会,便报名应招。当下了舰船踏上刘公岛时,他们才发现受骗上当。入岛后训练严格艰苦,伙食极差,并经常遭受日军和个别伪军教官毒打。因此大家公然将四面环海的刘公岛称为“水牢”,在刘公岛练兵营里出现了宣传抗日、反抗压迫、酝酿暴动的活动。

  从第2期练兵训练时起,抗日思想便逐渐以歌曲、流言形式在练兵中流传。在5期训练期间,水兵中队上尉中队长刘敏胜、中尉副队长程鑫圆就公开对练兵鼓动宣传,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要有民族气节。从第9期开始,宣传抗日已在课堂上公开进行。教官郑道济经常利用上课机会大讲近代抗敌英雄丁汝昌、邓世昌、虎门烧烟林则徐的事迹;大讲“九·一八”事变、人民的苦难;大讲抗日形势,宣传反日爱国,激发练兵爱国热情。并以业余武术班的形式,联络了一批练兵,为积聚日后暴动杀敌力量打下基础。在抗日思想宣传下,1941年秋,5期练兵李续武逃离刘公岛反正,于1942年1月带领其所在的国民党部队登陆,偷袭了基地司令部和练兵营,击伤日军值班员,砍伤伪军士兵二十余人,给基地练兵巨大震动。

  1944年夏天,威海大旱,庄稼枯萎。基地中将司令鲍一民为笼络人心,于7月3日在刘公岛龙王庙举行求雨仪式,事后在庙前戏楼演戏,全体9期练兵在烈日暴晒下坐在露天观看演出,全身汗透。由于散发出阵阵臭味,伪军官及其家属没有同情反而破口大骂。练兵们强压怒火,用集体起哄大声乱嚷的方式,使演出草草结束。在这次祈雨过程中练兵们遭到无理辱骂,个个义愤填膺。这件事成了郑道济等人发动起义的导火索,认为暴动起义时机成熟。

  郑道济,原名郑钦业,山东烟台市西沙旺村人。1907年至1924年在烟市做学徒工。1925年至1929年先后考入东北葫芦岛海军学校、青岛崂山海军士官班学习。从1929年起,基本上都在海军工作,历任威海海军教导队上士班长、准尉副中队长。1939年至1941年任山东保安独立第7旅副团长。1942年进入伪海军威海卫基地练兵营,任少尉水兵区队长和教官。他有文化素养,历史知识面宽,有强烈的爱国心。

  连城,1914年生,山东荣成人。青年时代在烟台、大连等地做工谋生。1939年8月在烟台考入北支特别炮舰队的训练队,系第2期练兵。之后到上海海军训练所专业技术训练班,学习了各种专业技术。到刘公岛后任基地练兵营教练班班长。

  毕昆山,1923年生,山东烟台市人。少时家贫,父亲早亡,初小毕业后即失学在家。十四岁在烟台当小伙计,十六岁当送报工人。1939年8月考入北支持别炮舰队训练队,同连城为第2期练兵,也去上海接受过专业训练。到刘公岛后任练兵营教练班班长。

  他们几人,是刘公岛伪海军武装起义的直接动员、策划、组织、指挥者,为抗日根据地第一支海军支队的成立、创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944年7月4日,即练兵营练兵发生求雨起哄之后的第二天,连城找郑道济议论求雨事件,表示极为气愤,并试探性地提出打算把队伍拉出岛的想法。郑道济认同他的想法,还认为率众起义必须要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他提议二人分头联络志同道合的人。7月5日,连城找到练兵班长毕昆山谈了想法,当即得到毕昆山坚决支持。7月6日晚,郑道济、连城、毕昆山在刘公岛西村的小码头上,密商举行武装暴动、杀敌起义。并仿效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组成“三义团”作为起义领导核心。连城、毕昆山推举郑道济作为主要领导人。“三义团”成员各自到基地队和各派遣队联络过去几期结业的练兵,到9月起义骨干又发展了六个人。经研究决定,以郑道济、连城、毕昆山、李仁德、刘国璋、王文翰、崔大伟七人为领导骨干,郑、连、毕仍为核心领导成员。郑道济还利用举办业余武术班为掩护,挑选了一批敢打敢拼的练兵,作为骨干力量加以培训,暴动计划预想逐步在士兵中传开。为争取更多骨干力量,连城、毕昆山于10月29日星期天,以第2期练兵身份邀请2期老兵聚餐,以谈心形式,强调要同舟共济,互相帮助,大家一致赞同。由此,又联络了一批老兵起义骨干。

  11月3日,是日本裕仁天皇生日,日本官兵全部集中在辅导部内会餐、狂欢。郑道济认为这是起义好机会,乃紧急通知领导骨干集郑家协商。经讨论,大家认为时间仓促,准备不足,采纳连城提议,推迟两天,定在11月5日武装起义。

  11月5日是星期日,岛内日军尉官、士官十三人,伪海军基地司令李玉琨、副司令王景和及校尉级军官十多人均乘舰离岛,岛内只有个别日伪军值班留守。郑道济暗地通知第9期练兵近100余人在放假离营后马上返回,下午13点半,在练兵营第二兵舍内集合,正式宣布起义,鼓励大家团结一致,杀出刘公岛,参加抗日队伍。

  起义指挥所设在练兵营,郑道济任总指挥,把参加暴动的队伍编为三个突击队,分头行动,攻击西炮台派遣队、伪基地司令部、日军辅导部等日伪各要点。接着,分赴岛上其它四个派遣队和“回春”号运输舰,发动士兵起义。不到两小时,刘公岛上的所有日伪机关及五个派遣队全部解决。

  17点30分刚过,由威海返回,装载着出游日伪军官及家属的“胜利”号交通艇靠上栈桥。装扮成给“胜利”号带缆的突击队成员崔大伟、刘秉义等十几人,有的跟在日伪军官身后装着“护送”。连城带领李恩芝及40多名战士埋伏在栈桥临时安排的拉水汽车附近,用两挺机枪对准码头。当下船向码头行进的日伪军官快到码头出口时,他们突然举枪射击。跟在军官后面及埋伏在水下的起义士兵也纷纷冲了出来,跟武装整齐的日伪军官展开白刃战,上岸的日伪军官被尽数击毙。

  刘公岛武装起义,共击毙日军17名,伪军官兵40余人,缴获舰船4艘,军用舢板2条,火炮2门,机关枪4挺,步枪600多支,手枪30多支。起义部队无一伤亡。郑道济把起义部队编为8个行动队,包括部队、家属、海员在内,共计600余人,分乘“同春”、“东海”等舰船,驶离刘公岛,于11月6日拂晓在威海西约四十华里的双岛港西海岸登陆。

  在刘公岛伪海军武装起义影响下,数日后驻守龙须岛的伪海军在中共地下党帮助下,队长丛树生率部起义。

  龙须岛属荣成县,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同刘公岛隔海相对,为海防要地。1944年华北要港司令部向这里派出派遣队,丛树生任中尉队长,时年36岁。其妻经常回老家文登探亲,参加过妇救会,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有些了解,经常向其介绍根据地情况,规劝其脱离伪海军,参加抗日武装,这对丛树生思想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4年秋,八路军胶东军区东海部队发动秋季攻势,收复文登、荣成县城,从三面包围了龙须岛。中共地下党组织积极联络龙须岛伪军中的熟人进行活动。派遣队少尉队副李传玺是荣成县人,经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张杰、程建贵结识、联系,得知根据地的实情,思想倾向革命,经常向丛树生谈论文(登)、荣(威)、威(海)边区情况,并介绍张杰结识丛树生。刘公岛起义后,1944年11月10日上午,李传玺、张杰约丛树生在饭馆见面,向他介绍了伪海军起义的情况,希望他杀敌反正。丛树生表示愿意参加八路军,决意当日即乘日军辅导员大龙中士回刘公岛开会尚未返回之机起义。返回队部后,丛树生立即召开班长会,动员士兵集结待命。同时联系张杰,请派荣成独立营一个排,开到龙须岛东山,作好接应准备。晚9时许,丛树生率领67人起义,拉出墙外与独立营接上头。独立营史文德、朱大正等进到日军住屋,将已睡觉的两名日军綑绑、俘获。起义部队在荣成稍事休整后,很快与刘公岛起义部队汇合。

  至此,汪伪华北要港司令部所属伪海军全部起义。

 

刘公岛起义部分官兵参加胶东军区海军支队成立大会

  二、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的组建

  刘公岛起义部队登陆后,准备向牟平行进,寻找投奔国民党军队。这时,八路军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已获得伪海军起义的消息,当即派出文西独立营,于7日拂晓前占据了通往牟平的必经之路双林前村附近的高地。起义部队发现高地上有八路军活动,并截获八路军的侦察员。郑道济亲自同他们谈话,说明出岛抗日之意,并将侦察员放回。八路军方面连来两信,希望郑道济派代表上山谈判。经连城、毕昆山劝说,郑道济放弃寻找国民党军的想法,同意参加八路军。即派崔大伟、连城前去谈判。在“不缴械投降”、“不拆散改编”、“妥善安置家属”三个条件得到完全赞同后,郑道济召集干部骨干会议,毅然宣布参加八路军。

  汪伪海军起义的爱国壮举,其规模之大,在伪海军中尚属首次,它极大地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人心。正如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12月3日在《半月敌后战况概述》中所指:“此举值得大书一笔”。

  中共山东分局与山东军区对刘公岛起义极为重视。11月12日,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等,发电报告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胶东威海卫刘公岛之伪海军炮舰队……六百余人(内家属二百余),长短枪六百余支、机枪五艇、钢炮三门……实行抗日反正,并杀死日寇十七名,在其教官郑道济率领下,于鱼日(即6日)在双岛(牟平)登陆,已与我取得联系,并在谈判中”。13日,罗荣桓等就如何对待起义部队,向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副司令员吴克华作了如下指示:“一、刘公岛伪军反正是抗战后的创举,要热烈欢迎该部杀敌起义,争取该部编入八路军序列,将其部队开赴根据地,补充物资;二、向起义部队派得力军政干部,加强抗日教育和文化生活,逐渐改造巩固其部队,要团结其官兵,扩大我党我军的影响,肃清‘曲线救国’的反动理论,牢固树立依靠我党领导抗战的信念。工作要谨慎,要讲究方法;三、要保留海军人材,对将来我军建设海军有重要意义,要教育他们为建设新海军着想;四、对其家属一律给予妥善安置,待遇从优;五、适时开办军官训练班,发现与鼓励抗战进步分子,要团结他们;六、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政治攻势,扩大反正影响,继续争取瓦解伪海军工作。”

  1944年11月中旬、山东军区授予海军起义部队番号。11月22日,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在文登县西铺集召开海军支队命名大会,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等首长参加。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刘涌代表胶东军区领导许世友、林浩、吴克华等领导同志,宣布起义部队命名为“山东胶东军区海防支队”。任命郑道济为上校支队长,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欧阳文兼任支队政治委员,军区司令部警卫营营长王子衡任副支队长。原刘公岛基地年已五旬随军起义的老军官魏毅甫任参谋处主任。起义的核心骨干分子连城、毕昆山、李仁德分任1、2、3中队上尉中队长。原刘公岛练兵营第9期以前的老练兵和其他老兵编为第1中队,第9期练兵编为第2中队,商船海员编为第3中队。11月末,海军支队奉命离开东海军分区,向胶东军区机关靠拢。部队在风雪中徒步行军240多里,于12月初到达距胶东军区机关驻地只有八里路的牙前县大石疃村。不久,龙须岛起义部队到达,编为第4中队,丛树生任上尉中队长。两支起义部队会合后,海防支队改称海军支队。关于部队番号,开始胶东军区代表与郑道济接洽时,曾设想编为边防支队,因郑坚持必须保留“海”字,乃称海防支队,并上报山东军区。后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明确指示,这支部队对未来我海军建设有重要意义,要教育他们时刻为建设新海军着想。是年12月,在许世友、林浩、吴克华下达的毕昆山委任状中,即改称海军支队。

  为加强领导充实力量,配好政工干部,适应将来作战需要,胶东区党委和胶东军区从军区机关、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三支校抽调素质高、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的军政干部,建立与充实支队机关;抽调在主力部队任职三年以上的连队政治指导员,任中队政治委员。原胶东军区政治部总支书记李伟调任支队政治处主任,原抗大一分校三支校的副指导员、组织干事宿灿、保卫干事冯飞、政治教员徐诚之,分任海军支队政治处组织干事、特派员、俱乐部主任。原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陈利锋、侦察参谋刘兰永分任支队司令部作战、侦察参谋。原军区机关管理员李象观任支队后勤处处长。原东北军党的地下联络员,曾任连长、侦察股长的13团指导员罗江,14团指导员刘金凯,16团指导员王日轩,13团连指导员、胶东军区报社记者曲波,分任支队1、2、3、4中队政治委员。胶东军区还将特务营第2连编为海军支队警卫中队。并从军区主力团中抽调百名有战斗经验的党员班长、老战士,分配到各中队任副班长、战士。胶东区党委还从地方中学中抽调政治进步、学习成绩好且多为共产党员的学生分到各班任战士。我就是在这时调入海军支队的。

  海军支队于1944年12月初完成组建。1945年春节前夕,进驻牙前县大留村,转入军政训练。进行了“三民主义”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宣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召开了“忆苦思甜”大会,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三支校驻地,使起义部队深入了解八路军。调入的干部、战士,事事带头起模范作用,同起义兵结成对子,谈心聊天,做思想工作。4月上旬,支队全体指战员响应军区开荒生产号召,肩枪荷镐,开赴乳山县石港村开荒。之后,又经历5月反“扫荡”,6月“保卫麦收”,7、8月“夏季大练兵”,部队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伪军拒绝向我军投降,根据蒋介石命令,纷纷向铁路沿线及大城市集中,等待向国民党军缴械。根据八路军总部和山东军区的命令,胶东军区部队作为山东解放军第三路军,向胶济路东段沿线、胶东半岛沿海各日伪据点发起进攻,并准备围攻青岛。海军支队编入第三路军,于8月中旬急行军向青岛方向挺进。8月25日晚,攻打即墨城战斗打响。海军支队作为第二梯队,在主攻部队攻破城墙向纵深发展时,于26日凌晨突入城内,参加巷战,捕捉俘虏,搜查散兵。这是海军支队首次作战,实战证明它已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攻打即墨城战斗结束后,海军支队转移至灵山一带整训待命。在这里,支队派出部队在附近地区剿匪,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政权,组织群众团体,开辟了灵山地区大片根据地。还补充了由地方部队升级的500名新兵,支队由原来的四个中队一个警卫连扩编为两个大队和一个警卫连,各大队下辖三个中队,人数千余。郑道济仍任支队长,王子衡另有任用,胶东军区第五支队团参谋长田松接任副支队长,李伟任副政治委员。

  三、挺进东北剿匪,入关警卫中央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出关于山东要以全部力量完成控制东北任务的指示。罗荣桓指挥山东主力部队分批经海陆两路开赴东北。就在此时,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奉命开赴东北。

  1945年10月24日,海军支队抵达黄县龙口镇,次日下午登上十条帆船,于27日晨在辽宁庄河耷拉腰子地区海口登陆,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第二支队。11月7日离开庄河,经宽甸、桓仁、通化和吉林市,徒步行军,于11月26日至吉林二台子一带。沿途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工人、学生、青年纷纷报名参军,部队发展到两千多人。

  这时,国民党为抢占东北,在长春设立东北行营。手中并无任何实际兵力的行营主任熊式辉,下令收编委任伪满官吏、宪兵特务、军警惯匪和地主土豪为国民党地下“先遣军”,以控制东北。这些人摇身一变,挂起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的牌子,成立维持会,治安队、自卫队,东北广大地区仍被敌伪残余土匪盘踞。由海军支队改编的3纵2支队挺进北满后,必须持续剿匪,边走边打,才能站住脚根。

  舒兰、榆树、五常三县城位于吉林、哈尔滨之间,是我军北上北满的必经之地。三县伪满县长均接受了长春东北行营的委任,共同组织了治安队,实行三县联防。江北重镇乌拉街及其附近的朝阳镇、白旗屯是其外围据点。2支队到达后,田松副支队长曾动员两位老乡向该敌发出劝降信,但遭拒绝。他们将沿江民船拖到江北岸边,以防我军渡江。支队决定发起战斗,攻占乌拉街,迅速渡江。担任主攻任务的2支队第2大队,经两天紧张准备,从远处找到两只民船,于11月28日凌晨,主攻连队冒着弹雨,一举攻占滩头阵地,直插街心,展开巷战,全歼守敌300余人,大部队全部过江。2支队在11月28日一天之内,驰骋80余华里,连续打了乌拉街、溪浪河、白旗屯三个胜仗,震惊了舒兰、五常、榆树守敌。他们留下少许兵力固守三城,大部逃向城镇四周有土围墙和壕沟的原舒兰县旧城朝阳镇,共计约2000余人凭坚据守,由伪满舒兰县长周士璋坐镇,警察署长蒋仓指挥。在周士璋拒降后,我2支队全部和我吉林独立支队范德林团一部配合,于12月15日向朝阳镇发起总攻,解放朝阳,歼敌千余。接着紧追东逃残敌,于16日上午9时,又解放了舒兰县城。休整之后继续北上,12月28日拂晓,我2支队2大队和1大队2中队隐蔽接近榆树县城围城,先用小炮击南门,击毙敌中队长王兴元等人,匪军大乱,我军乘机越过围墙,打进城里,守敌仓惶逃路,榆树县城解放。2支队继续北上,向五常方向前进。1月3日傍晚,我军逼近五常县城,突然发起攻击,守敌700余人,弃城东逃,我无一伤亡,解放五常县城。至此,舒兰、榆树、五常三县城全部解放。

  舒兰、五常解放后,2支队政治部召开了地方“士绅名流”座谈会,经各界代表选举,支队政治部宣传干事鲜志一、宣传科科长徐诚之分任舒兰、五常县县长。他们经过组织县区各级政府和县大队等地方武装,肃清残匪,开仓救济贫民,创建了根据地。舒兰、五常成为2支队的后方基地。

  部队攻占五常后,2支队新兵骤增,总数超过3000人。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上级指示,2支队将下属两个大队扩编为两个团,警卫中队扩编为警卫营。整编后,部队于1946年1月15日离开五常,经17天长途行军,于2月2日到达牡丹江西海林地区。

  牡丹江市是北满重镇,曾是伪满东部五总署所在地。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委员李大章、抗日联军干部李荆璞和山东干部刘贤权等先后来到这里,成立了省委、军区,组建了4团、14团等地方部队,初步形成牡丹江根据地。这时,我方力量尚单薄,匪军甚猖獗。原为伪满官吏、后被国民党东北行营委任为地下先遣军司令的“座山雕”张乐山、郑云峰和马喜山、谢文东、“许大马棒”许福军,分别在北、南、东、西四周盘踞,包围着牡丹江,为非作歹。第2支队到达后,即按统一部署,组成三路剿匪部队,从南、北、东三面进行剿匪作战。

  首先在南线,发起讨伐郑云峰、马喜山战役。从2月15日至3月4日,历时17天,1团主力和2团一部经过大小战斗21次,攻下南线匪巢鹿道、春阳、镜泊湖镇,俘敌匪首国民党绥滨图佳先遣军少将司令郑云峰以下匪军600余名,解放居民点23个,群众500余人。在鹿道战斗中,1团1连副连长周天林,冒着弹雨,抱着炸药包,炸毁匪首山顶住宅“红房子”,使突击队冲进住宅活捉了匪首,荣立大功。

  北线剿匪战役于3月中旬开始。3月16日,2团首战草甸子,解放五林。继又偷袭山村吉林屯。孤胆英雄杨子荣独身进入敌营,在村民配合下,向匪宣传劝降,不费一枪一弹,俘敌全部。经两个多月战斗,消灭土匪千余,解放了林口、海林及牡丹江市北郊100多平方公里的近百个村庄,稳定了牡丹江北部局势。

  西线,1946年5月13日,杨子荣所在的2团7连,深入尚志县境内的亚布力地区,侦察匪军“许大马棒”残余兵力,并一举消灭。

  5月上旬,进行了东路剿匪战役。第2支队2团大部、1团3营(欠8连)和兄弟部队一部,在坦克、战车配合下,进击牡丹江东部东宁、穆棱、谢文东部土匪。消灭击溃土匪2000余人,解放了穆棱、绥阳、绥芬河、东宁等大片地区。

  经过连续三个月剿匪作战,2支队在第14、第15团兄弟部队配合下,共毙、伤土匪5000余人,一度为匪四面包围、动荡不安的牡丹江市局势趋于稳定。

时隔不久,在国民党策动下,残匪死灰复燃。1946年5月15日,驻牡丹江市的省政府和军区驻地、干部学校,被匪军围击。警卫部队顽强抵抗将敌人击退。之后,2支队再次发起剿匪战役。6月底,在下城子、绥阳,消灭匪徒三千余,活捉匪旅长刁永祥。7月下旬和10月,两次配合佳木斯军区部队围剿谢文东残匪。匪首谢文东被合江军区部队活俘、处决。在大股匪徒被基本消灭后,2支队2团侦察排长杨子荣,还奉命带领孙大德、魏成友等5名侦察员,智入匪巢,活捉匪首“座山雕”张乐山,有力地打击了小股匪徒的势力。

  在剿匪的同时,2支队还组织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县区武装,成立农会,将匪首土地分给农民,开辟和扩大了根据地。至1946年底,牡丹江地区土匪肃清,各地人民政府相继成立,牡丹江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后方基地。

  1946年5月下旬,第2支队机关移驻牡丹江市,并入牡丹江军分区。部队编为独立第1、第2团。1946年7月,支队开始整顿军纪,做了大量维持地方治安工作。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审判匪首,派出工作队动员参军,部队又有了新的发展。1947年2月,独立第1团奉命开赴前方,编入第1纵队(后为38军)第1师。1947年7月,独立2团奉命与1纵1师合编,三个营分别编入1师三个团。送走老兵返回宁安的原独立第1团排以上干部,立即投入土改斗争,同时发动群众参军,组建新部队。不到三个月,新的独立第1、第2团先后组建起来,并立即投入军政训练与扫清残匪的斗争。

  1947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牡丹江军分区与合江军区东安军分区合并,改称牡丹江军区。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1948年2月,牡丹江军区奉命将牡丹江新独立第1团与合江、东安各一个团组成独立第8师,开赴前线,参加围困长春作战。

  长春解放后,独立第8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第160师,进军关内,参加平津战役。

  北平解放后,160师移住黄村、南苑机场休整待命。1949年3月,奉命进驻北平,担负警卫中央机关的任务。1团进驻海淀,2团进驻北平市东四府学胡同,3团进驻清河,师部驻颐和园周边居民区。4月,部队由第10纵队第160师改称华北军区第207师。1949年8月,改称中央纵队第1师。部队分布各处,从西山毛泽东居留处到中南海,从天安门到大街小巷,所有中央机关驻地,均由第1师和原中央警卫团改称的中央纵队第2师担任警卫。师警卫营调入中南海,隶属中央办公厅,警卫中央首长。夏季,部队集中城内,清除中南海废物垃圾污土,改善了中南海环境。1949年10月1日,师的第三团参加了国庆阅兵团队。1950年11月3日,中央纵队第1师改称公安军第1师,赴朝执行任务,回国后编入旅大警备区至今。

  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决定组建海军。1949年6月起,遵照中央指示,原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中刘公岛、龙须岛伪海军起义人员约170人,作为海军建设的骨干,先后分批调入海军。这些曾受过海军正规训练,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考验锻炼的营连级领导干部进入海军后,分别担任了艇长、舰长等重要职务,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综观海军支队的成立与发展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我军一支极其特殊的部队。他既是海军,又是陆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既是地方独立团队,又曾是东北、华北的野战军;既是普通的部队,又是警卫中央机关的中央纵队;成立之初就拥有众多的青年学生和技术骨干,可谓是一所没有命名的干部学校。堪称“军中奇葩”。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员,正师职离休干部,曾在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任职。撰写此文时,原海军支队老同志刘路明、徐诚之、刘金凯、张浚涛、王学俭等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与线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