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山东纵队兵工一厂(织女洞兵工厂)的创立及发展

2015-06-30 15:56: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山东纵队兵工一厂,创建于1938年12月,是由第三支队石匣峪修械所扩建而成,厂址设在鲁山南簏的千人洞。该厂从附近的黄崖、池埠、九会等村庄招收了数十名有铁木工专长的人员,又从山东纵队兵工二厂抽调了部分技术骨干,有工人100多人,孙世铭任厂长,孙景明任副厂长。厂部下设机修、翻砂、红炉、弹药装配、木工等班组。在健全机构的同时,还成立了党支部,李敬渔任书记。兵工厂主要生产刺刀和手榴弹,日产手榴弹70余枚。

  1939年3月,兵工厂由千人洞迁到了大贤山下的织女洞。织女洞洞侧多殿阁庙宇,兵工生产就在庙房里进行,厂部设于马家河西。兵工厂突破了原来的规模,再次招收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工人达120多名。生产设施也相应增加,有车床4部、钻床1部,并有了虎钳、化铁炉等生产工具。为加强领导,山东纵队司令部任命参谋处的邹国资(原名邹光瑛,今张店区沣水镇昌城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山东纵队兵工建设主任,又将杨兴忠、郑香山派往织女洞,杨兴忠任兵工厂政委,负责兵工厂的全面工作。兵工厂干部职工克服种种困难,投入了紧张的军工生产。同时,杨兴忠等还带领回民连到附近的东里店、大泉、安乐、河西、辉村、燕崖等一带活动,组织发动民众抗战,并发展了一批党员。此外,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兵工厂技师翟洪治利用同学、朋友等关系,通过国民党张里元部驻神清宫的兵工技师搞到一批无缝钢管,解决了兵工生产急需的材料。兵工厂改进了刺刀和手榴弹等兵器的制作工艺,创制了“枪榴弹”,研制了机枪,扩大了生产,大批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供给作战部队,有力地支持了山东军民的抗战。

  1939年日军“六一”大“扫荡”给兵工厂造成巨大损失,加之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及其吴化文部与八路军摩擦日益加剧,在织女洞已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山东纵队遂命令工人带上轻便工具,先后赶到指定地点——千人洞。不久,厂长孙世铭遵照山东纵队的指示,带领100余名工人转移到鲁山北麓的博山池上,在李家峪、郝峪、黑石拉一带建厂,山东纵队派薛少庚任政委。厂部设于南峪,重新生产手榴弹,试制“八二”迫击炮弹。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兵工厂又迁到莱芜常庄南峪。1941年,兵工厂转移到苗山附近的漫子、唐家上坡等村,后又迁到孟良崮山区的大碾、瓦庄、戴庄。薛少庚调走后,褚方塘任政委,何凤鸣任厂长。兵工厂利用简陋的设备,生产了大批武器,为作战部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山东人民的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