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抗战时期日照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

2015-05-29 14:09: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辛崇法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及经济封锁,加之陕北、华北等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为了度过难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地大生产运动,日照军民积极响应,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大生产运动的兴起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更加严重的困难。是年,中共中央号召抗日军民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毛泽东主席先后发表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章,提出了“自力更生、生产自给”、“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加强了对大生产运动的领导。

  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山东分局和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发动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滨海区和日照的党政军各级领导亲自参加生产劳动,鼓舞了抗日军民,推动了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发展。

  1942年9月,为了加强对甲子山区反顽斗争的领导,滨海地委决定将日照县委升为中心县委,李仲林(山东莱西人)任书记,滨海专署副专员崔介(河南范县人)兼任日照县长。1943年3月,滨海地委决定,李仲林、崔介调离,李均(山东昌邑人)任中共日照中心县委书记,刘鸿若(日照人)再度任日照县长。

  此时,由于日寇的军事封锁,日照县的灾荒严重,困难重重。地方武装日照县大队每人每天只供给3钱油,6钱盐,长年吃的是糠菜窝窝头、地瓜、穇子煎饼。严冬腊月大雪纷飞,战士们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夜晚,有的几个人合盖一床被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被子。只好在群众家的炕头上过宿。日照驻军的供应也很紧张,据时任中心县委书记李均回忆,一次,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到师部领款,罗政委非常为难的把供给部的200元法币给了他,并再三嘱咐说:“一切要靠自力更生。”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困难,来到青黄不接的春天,只好吃野菜、树皮充饥。面对现实,中共日照县委遵照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学习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在滨海区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全县军民,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

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中心县委根据日照东临大海,西靠甲子山区的地理特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确定了“向荒山要粮、向纺车要衣、向大海要宝藏”的三项主要任务。

向荒山要粮

  为了解决军民的吃饭问题,中心县委提出了“向荒山要粮”的响亮口号,并决定县委机关和地方部队先行一步,做出榜样,带动全县。

  当时县委机关驻在日照县西部的辛留村(今属岚山区巨峰镇),这里大都是山岭薄地,七沟八壑,想开荒种地可不是件容易事。据时任中心县委书记李均回忆,当时他和县委宣传部长辛玮在附近一带转了两天,一直没有发现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开荒。这天晚上,县委的几位同志正在开会研究开荒方案。县长刘鸿若也紧三步的跨进门来,拉着县委书记李均高兴地说:“老李,有了!”“我看过了,辛留河北岸的那片乱葬岗子……”经县委研究,决定到现场察看一下。

  第二天刚放亮,在刘鸿若的带领下,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辛留河对岸的那片乱葬岗子,只见这里荆棘丛生,野草没人膝盖,大小不等的坟堆,一个挨一个,几条野狗正撕裂着一些破布碎棉。这片荒地离村不远,但因河相隔,很少有人来这里,显得格外阴森凄凉,据说,一到夜晚,大人小孩都不敢从此经过。但这里土地肥,是片好地。于是,中心县委决定开荒种地就从这里开始。

  县委机关的同志听说开荒种地,都十分赞成。大家早就准备好了锨鐝、镐锹,准备大干一场。当时县委研究决定不让机关的女同志参加开荒,可她们纷纷找书记提意见,有的说:“这是瞧不起妇女!不让我们开荒种地,今后我们咋去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最后,县委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在乱葬岗上开荒的过程中,县机关和县大队的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你追我赶展开了竞赛,当地许多群众也主动前来参战。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劳动,高低不平,荒草丛生的乱葬岗,变成了一片平整、肥沃的土地,并种上了庄稼。

  为了积肥上地,县委的同志都买了粪筐,每天天不亮,就背起粪筐到外面拾粪。有的人还编了一首拾粪的歌诀:“冬天找向阳,夏天找背阴,大路两旁别忘记,会场、集头更要勤。”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这年种的高梁、地瓜和各种蔬菜,长的又肥又壮,获得了大丰收。

  县委机关、连队开荒的事,很快在全县传开。各个村庄也都把房前、屋后、荒山野岭开成了粮田。

  在那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里,开荒种地,不仅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总之,在中心县委的领导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下,各区、村都制订了大生产计划,有的村还组织了变工互助组,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全县开荒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先后涌现出薄家口、朱曹、大坡、辛留、土山等十几个先进村庄。1944年春,薄家口村的民兵队长袁肇杨出席了滨海地区在潘家店子召开的英雄劳模大会,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并被评为劳动模范,滨海专署专员谢辉亲自给他戴上大红花,还奖给他黄牛一头。通过大生产运动,全县共开荒种田3700多亩,吃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与此同时,滨海军区也在日照县安东卫、马疃、山口、黄埠子等处开垦了大片荒地,种菜种粮,饲养猪鸭等,改善了部队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

向大海要宝藏

  1943年春,中共日照县委在向荒山要粮的同时,还提出了向大海要宝藏,积极组织军民开发盐田。

  据时任中心县委书记李均回忆,1943年3月的一天,他和县委的几个同志,还有滨海警备团和县大队的同志,一同来到了安东卫南面的海滩头。海风呼啸,海浪汹汹,海岸上一片白茫茫的海滩,足有上千亩。为勘察地形,掌握晒盐技术,李均书记等在此住了3天,亲自走访老盐工,初步掌握了一些晒盐知识和沿海气候变化的规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方案,决定从海防警备团(滨海警备团)、县大队和县委机关中抽调300多名同志,组成一支专门队伍,在安东卫南滩安营扎寨,开发盐田。

  春节刚过,开辟盐田的战斗就在正月十七日打响了。在李均书记的带领下,县委的同志一马当先,挽起裤腿,争先跳进水中,抢锨挖泥筑坝,县大队马大卫副政委在水中来回指挥,滩头的薄冰被他踩得咔嚓咔嚓直响。在潮湿的海滩上,迎着呼啸的海风,大家长时间在水里劳动,冻得脸色发青,腿脚就像扎针一样疼痛,年轻的小战士冻得直打哆嗦,可他们怎么也不肯休息一会。

  当开垦盐田进入第七天,当地群众看到县机关和部队的同志们在拼死拼活地干,从心里疼得慌,他们有的送来了稀饭,有的送来了姜汤。狄水村的一位王姓老大爷见到县委书记李均,十分亲热的喊道:“老李,我来看看你们开的盐田。”他围着盐田看了一圈,又回来和县委书记攀谈起来。他伸出手指头掐算了一下,着急地说:“到二月二还有6天,可得赶在大潮前头啊!”李均书记望着老人严肃的面色,迟疑地问道:“为什么要赶在大潮前头?”老人说:“一年中除了农历七月十五,要数二月二的来潮为最大。要是在这之前,外堤修不好,潮水一来,就会白搭工。”他说到这里,眼睛猛然一亮:“我找几个老晒盐的来,帮伙着干。”“那太好了!”李均书记十分感激地说:“这可真是送师傅上门了。”

  当天下午,几位老盐工就匆匆赶来了,他们分别到各排,一边检查修堤的质量,一边指导大家干活。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心里都想着二月二是大潮,外堤必须提前修好。劳动的劲头更大了。有的同志手上冻裂了血口,用布包好继续干,有的同志累病了,还坚持不下火线。各班、排展开了劳动竞赛,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海防警备团一连六班共10名战士,3名年龄较小,5名刚从医院养伤回来,他们在班长王海亭的带领下,早出工,晚收工,从不叫苦叫累,哪里水深就在哪里干。有时站在没膝盖深的水中,一干就是3、4个小时,全班被评为先进班,王海亭被评为全团的模范。在王海亭的带动下,劳动竞赛开展得热火朝天,“谁也不顾惜泥沙冻僵腿,谁也不顾惜冷风刺骨寒,谁也不顾惜铁锨磨破手,谁也不顾惜热汗湿衣衫……,”歌声、号子声在海滩上此起彼落。大家用一双勤劳勇敢的手,经过几天的战斗,一条300米长、1米半高、3米宽结实牢固的堤坝,像一条黑色的巨龙,横卧在安东卫滩头。堤坝还修上了闸门,再也不怕二月二大潮来临了。昔日荒凉的海滩变成了平整的棋盘式的盐田,海水淙淙地流入盐池。

  到了农历四月,是晒盐最紧张的季节,大家忙着淋卤、撒种、刮盐,忙个不停。第一年,就产盐70多万斤,第二年就增加到120多万斤。附近的狄水、安东卫、小庄子等村庄的盐民,在县委机关的带动下,也都纷纷组织起来,开辟了一些小块盐田,平均每户可分盐1万多斤。

  为保证盐业生产的发展,中心县委在盐民中成立了盐民救国会,与盐霸进行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和食盐统一管理专营,对敌占区封锁禁运,或高税出境,开展对敌经济斗争。

  为了产销结合,中心县委还专门成立了运输队,开展运盐活动,不仅把大批的食盐运进山里,满足沂蒙山区广大军民的需要,而且把大批花生米、花生油、山果等运回海边,满足沿海军民的需求。有的还远销上海、武汉等地,这样往返运输,既繁荣了市场,又活跃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地方是这样,当地驻军更是一马当先。八路军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代政委刘兴元带领军区直属队、滨海军区六团、警备团各一部,组成生产大军,他们一手拿枪,一首拿镐,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在日照县南部狄水口开辟荒滩数百亩,修建盐田。易尔山在《种白银》一诗中写道:“在祖国的边沿,紧靠海水蓝天,原是荒野一片,如今种上白银……。”就是当年滨海军区部队开垦盐田晒盐的真实写照。

盐田的开发和食盐的运销,成为当时日照县和滨海区抗日根据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对敌经济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解决了部分贫苦农民的生活,推动了群众抗日组织的发展。

向纺车要衣

  纺线织布,也是当时大生产运动的一项主要任务。对此,中共日照县委发出了“向纺车要衣”的号召。于是,县直机关的同志们积极赶制纺车,参加纺线织布活动。本来纺线织布是女同志做的事,让男同志坐下来纺线织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天,中心县委书记李均正在辛留村和当地干部商谈民兵联防的事,几个机关的男同志跑来找书记,其中一个大个子男同志十分为难地说:“李政委(兼县大队政委),你还是让俺干点重活吧,纺线这玩意……”没等大个子说完,另一个人就接上说“推车运盐,担粪上山,出再大的气力咱不怕!就是整天让俺和女的一样,摇呀,纺呀的,真是急煞人!”此时,通信员也插嘴说:“从古到今,就是男耕女织,咱们男同志就是牛郎,专管放牛耕地,女同志是织女,专管纺线织布,硬叫牛郎纺线,就等于赶着鸭子上架。”李书记听完后,笑着说:“说来说去,你们是不会。好吧,明天我教你们。”

  就这样,第二天早饭后,李均书记通知了机关的男同志搬着纺车,在村东大柳树下摆成一字长蛇阵。李书记就在大家对面表演了起来。他一面做着纺线的动作,一面说:“纺线,这是个细活,两腿一盘,全神贯注。这面纺车一摇,那边就出来又细又长的白线。”

  实际上,李书记边表演边讲,不是拉粗了带疙瘩,就是拉细了断了线。有时又只顾拉线,却忘记了摇纺车。思想问题解决了,并不等于行动上没有困难。后来,李书记听说巨峰辛留村的识字班队长赵丙华是纺线能手。就亲自登门拜访,学习纺线技巧。时间不长他就掌握了要领,纺得又快又好。尔后,他又重新教给县委机关的男同志,大家逐渐掌握了纺线技术。

  1943年春,中心县委还组织了一次纺织比赛,参加比赛的男女选手纷纷把纺车摆在场上。当李书记宣布比赛开始时,广场上一片欢腾,只见巧手飞舞,纺车疾转,伴随着“沂蒙山区好地方,军民同心纺线忙;纺线织布送亲人,支援子弟兵打东洋……”的阵阵的歌声,条条银线,在阳光照射下如同流水电光。

  县委书记学纺线,县委机关赛纺线,很快在全县传开了。不长时间就在全县形成了纺花织布的热潮,并涌现出碑廓区朱曹村青年妇女张厚梅等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张厚梅起早睡晚,积极纺线,5天就纺线2斤。她不但自己纺,还动员全村青年妇女参加纺线活动,不到半年,全村就有纺车200多架,每天能纺线30多斤,成为全县纺线的先进单位。并逐步建立起纺织厂、被服厂和印刷厂、造纸厂、肥皂厂等日用品必须的生产基地,办起了国营商店和合作社。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日照县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抗日根据地到处呈现出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也带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使解放区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渡过难关,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工作干部,为以后经济建设和工商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今天,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虽早已远离了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但当年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代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无价之宝。

参考文献:李均《榜样的力量》(见《忆沂蒙》下)等。(作者为日照市民政局原调研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