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聊城沙镇孙老庄村干部为村民讲抗战史

2018-01-09 14:50:00来源:聊城晚报作者:

  2017年10月31日,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揭牌仪式在沙镇孙老庄村举行。孙老庄村是中国共产党在鲁西较早建立特别支部和地下交通站的村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淮海战役中,孙老庄村十多名村民支前抬伤员、送粮食,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那么,现在的孙老庄村又是个什么模样?2017年12月27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个聊城市首批重点革命老区村。

  首个中共聊城县委在这里成立

  孙老庄村位于东昌府区沙镇南稍偏东方向。从聊城城区出发,沿省道S316由北向南进入沙镇,在第二个红绿灯路口左转,再由第一个路口右转南行,大约走4公里就到孙老庄村了。

  刚进入村子,记者就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代理)孙元忠正在路边等候。

  孙元忠介绍,孙老庄村目前共有200多户、800多人,其中中共党员17人,耕地1300多亩,除去高速公路绿化占地500亩,实际耕地800多亩,人均可耕地面积1亩多点儿。其行政村由孙老庄和李庙两个自然村组成。据党史资料记载,孙老庄村是共产党在鲁西较早建立特别支部和地下交通站的村庄。

  1937年5月,在鲁西北特委徐运北、省委组织部长张霖之的主持领导下,中共聊城县孙老庄村特别支部成立,该村党员孙寒光(又名孙润石,孙元忠曾祖父的亲弟弟)任特支部书记,孙玉珠任组织委员,孙玉贵(又名孙林)任宣传委员,孙玉堂任保卫委员,隶属中共鲁西北特委,主要任务是发展党员,组织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活动,壮大革命力量。同年10月,以孙老庄特别支部为基础,中共聊城县委建立,孙寒光任县委书记,孙玉珠任组织部长,孙玉贵任宣传部长,孙玉堂任武装部长。

  1938年底,以孙老庄党组织为依托建立了太行华东交通站,孙玉堂兼任站长,交通员是孙林章,主要任务是负责掩护和接送陕北到华东的党政军干部和重要机密文件及物件。

  孙元忠表示,1940年前,孙老庄村只有60多户人家,共产党员就发展到16名。因该村离敌人据点所在地王堂村仅1公里,党组织的革命工作和活动都十分艰难,但特别支部和地下交通站冒着巨大危险开展工作,为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村还有两名烈士,分别是孙登明和孙登俊,他们是在百团大战中牺牲的。

  该村老支书多年抢救历史资料

  出生于1955年的孙立群,是孙老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孙玉珠的儿子。记者到他家采访时,他有事外出了。得知记者来意,孙立群匆忙赶回家。刚一坐定,就打开了话匣子。

  1926年,孙寒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5月,在他家小楼上建立孙老庄村特别支部。而同年10月成立的中共聊城县委,则设在孙玉珠家的土房子里。

  记者看到,当年那座老房子的地基现在还保留着,是一排青砖,半截埋在土里。

  孙立群说,1938年,孙老庄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后建立了八路军先遣第二大队,大队长是王双成,指导员是孙玉珠。根据党中央指示,他们发展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入党,其中包括知识分子、抗日救国青年和开明士绅。

  1939年秋,鲁西四地委(也称运东地委)书记申云浦、军事部长徐翼、宣传部长黑佰理在孙老庄召开会议,研究和筹建聊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全体县委委员参加,选举张武云为县长,孙寒光调离工作,孙玉贵任县委书记,孙玉堂任武装部长(孙立群的伯父,当年他打入敌人心脏,任孙丰乡伪副乡长,长期潜伏在日伪团长郭培德身边),原组织部长孙玉珠因工作受伤,病重休养,不能外出任职,调任交通站站长。

  1941年至1942年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形势非常恶劣,交通站曾迁到王桐庄王培俭家。

  孙立群告诉记者,1943年,军分区司令员赵健民派政治委员孙善明、武装部长韩洪林协助交通站工作,后转为敌工站、联络站,一直到解放。郭培德带领伪军两次搜查孙玉堂、孙玉珠家,因地下党的情报准确,敌人未能得逞,孙、韩二人顺利脱险。孙老庄交通站多次遭到敌沙镇伪据点的破坏,但从1938年建站到1944年撤站,经过了多次转移,机密地换了不少地方,从未给共产党造成一次损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至1949年,聊阳县设县,县委就设在孙老庄,沙晓鲁任县委书记。2015年5月13日,徐运北、沙晓鲁之子徐沙到孙老庄调研时,还能回忆起儿时在聊阳县委遗址玩耍的情景。

  “最为老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村里的抗战经历和革命故事,听得人心潮澎湃。”孙立群说,他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关于孙老庄抗战历史的相关记载比较零散,如果再不系统地收集整理,将来很有可能渐渐被后人淡忘。为了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1982年以后,他开始抢救相关资料。

  记者看到,孙立群收集了很多历史资料,有文字,有图片,有手写的,也有打印的。对于这段历史,他非常了解,聊起来侃侃而谈,脉络非常清晰。

  中秋节用大喇叭向村民讲历史

  孙老庄的重点革命老区村石碑,是2017年9月25日立的,10月4日这天是中秋节,孙元忠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向全村人讲述了这段充满烽火和硝烟的历史。

  10月31日,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揭牌仪式在孙老庄村举行。孙元忠说,作为当年聊城县第一个特别支部,又是聊城县委和聊阳县委所在地,孙老庄成为首批市级重点革命老区村,且是沙镇唯一一个。如今,孙老庄村迎来新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经营,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

  该村村民孙泽兴承包了30亩地,主要种植优质大蒜,承包费为每年每亩900元,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但他有个困惑,这些土地主要来自不在家的村民,比较散,最大的只有五亩多,由于连不成块,无法使用大型机械,难以进行规模化管理。

  村民孙艳文之前种过西瓜,后来改种蔬菜,目前有两个大拱棚,占地9亩,自己育苗自己种,主要品种有西葫、西红柿、茄子、辣椒、芹菜、菠菜,近几年,每年的收入为四五万元。他想将现在的拱棚改造为冬暖式大棚,但没有合适的地块,面临着与孙泽兴同样的问题。

  他们认为,农民要想发家致富,还要靠种地,毕竟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土地承包费能达到每亩1300元左右,村民就愿意往外承包,但对承包者来说,成本又太高了,这样的矛盾致使附近的土地难以流转。

  对此,孙元忠表示,今后,他们打算成立合作社,在积极申请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尽快形成集约化经营模式,同时要建一个大蒜后续加工厂,提高其附加值,从而解决蒜农的后顾之忧。此外,该村公共照明已经改造完毕,下一步再把路面全部铺好,等这些基础设施完善后,将围绕“重点革命老区村”这一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人了解孙老庄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记者 张目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