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中旬,中共邹县县委在南亢埠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有200多人,100多支枪,冯起任总队长。1938年3月初,郭子化、张光中通过统战关系,从国民党徐州专员兼...[详细]
1943年2月17日,日、伪军2.5万余人向安丘城顶山发动了大 “扫荡”,企图消灭鲁苏战区主力一一三师。2月20日,一一三师司令部及六七八团被困在城顶山下。战斗进入白热化,部队伤亡惨重,六七...[详细]
1940年1月,八路军部队对乘日伪“扫荡”之机向根据地进攻的国民党鲁西行辕主任李树椿、第六区专员王金祥等顽军发起反击,重创了这些反共顽固势力,使整个鲁西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详细]
1939年3月29日(为农历,公历为5月18日),日寇为了打通益都临沂公路,纠集了2000多日军,从益都分3路南犯,企图攻占沂水县北面的穆陵关。新四师吴化文部驻守穆陵关、铜陵关和桃花峪一带。新...[详细]
1941年3月,国民党鲁苏战区暂编第十二师师长赵保原纠集顽固派组成的“抗八(路军)联军”1.2万人,于14日对东海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发起进攻,妄图消灭、驱逐这支部队。在八路军第三旅旅长许世...[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在津浦铁路鲁南段和临枣线上,人们时常看到急驰的日军火车突然出轨,车头忽然相撞,满载物资的列车忽然前后脱节。这些都是鲁南铁道游击队的杰作。正像歌中所唱的:“爬上飞快...[详细]
1940年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在莱芜郑王庄一带发起反顽作战,歼灭秦启荣部1个营,拔除小张庄据点。3月,冯子固部联合土顽朱世勤等部,向湖西根据地丰县、沛县以北要地十字河地区进犯十...[详细]
1938年1月1日,张北华、远静沧等10人在泰西夏张镇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并与其他数支部队汇合,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战自卫团,共100余人。1月17日凌晨,自卫团冒雪奇袭肥城县城,将县维持会武...[详细]
1937年8月,谢辉、张子亮在莒县十字路(今莒南)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鲁滨任大队长,邵德孚任党代表,李仲林任政治部主任,郭有邻任大队参谋兼管莒县地方工作,所...[详细]
1940年5月中旬,日军1000余人“扫荡”泰山区。19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主力在廖容标、胡奇才指挥下,于莱芜县东北的杨家横伏击敌军一路,激战1天,毙敌100余人,伤敌150余人,俘3人,残...[详细]
1937年12月29日,抗日武装在寿光牛头镇举行起义,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1938年1月27日,鲁东工委在潍县北部发动了蔡家栏子起义,建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详细]
1937年12月26日,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率领长山中学师生、训练班学员和部分“民先”队员、青年农民100余人,汇集在长山、桓台、临淄3县交界的黑铁山下的太平庄,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宣布成...[详细]
1940年3月16日晨,日军300余人、伪军100余人向沂南县孙祖进犯,妄图袭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及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在徐向前指挥下,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在孙祖附近的九子峰伏击敌人。激战1天...[详细]
1937年12月24日,胶东特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地处文(登)荣(成)威(海)三县交界处的天福山举行起义。参加起义的有“一一·四”暴动后坚持下来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全体成员及农民、学生、知...[详细]
1939年10月25日,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在副司令员钱钧指挥下,在临朐县西南的五井反击来犯的日、伪军,激战1日,毙伤日军40余人、伪军120余人,俘日军1人,缴获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详细]
1937年7月15日,津南工委负责人马振华等联合盐山县的爱国进步人士周砚波等召集民众,在盐山县宣告成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山东省委派红军干部周凯东、郭盛云前去加强起...[详细]
从那时起,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族群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详细]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随即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详细]
据统计,在这一事件中,日军共杀害了11000余名手无寸铁的市民和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即“五三惨案”。[详细]
李竹如(1905-1942)山东利津县人,中共党员。1939年5月入鲁,先后任中共山东分局民运部长、宣传部长兼山东大众日报社社长、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等职。1942年冬,在日、伪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详细]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城西四十余里的王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驻地创刊。《大众日报》70余年的历史,是一代代大众报人及老区群众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不...[详细]
青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主要战场。101年前,日本和德国帝国主义殖民侵略者为瓜分中国,在山东半岛展开一场争夺青岛的殖民侵略战争。最终德国战败,日本强占青岛。自此,青岛继被德国侵...[详细]
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就掀起了第一...[详细]
郭洪涛、黎玉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重要领导人,他们为开创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1938年1月,韩复榘被蒋介石处决,沈鸿烈被委任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坚持反共方针,撤销了共产党领导的蓬黄掖抗日民主政权,并将联共抗日的临清第四专署专员韩多峰调离。后又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