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冀鲁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2015-06-18 09:57: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冀鲁边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1938年春,冀鲁边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较大发展,5月,八路军第五支队和津浦支队挺进冀鲁边区,开辟、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9月下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旅机关一部,进抵乐陵,将当地抗日武装整编为八路军挺进纵队,肖华任军政委员会书记兼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纵队下辖津浦支队、第五支队、第六支队。至1939年3月,平原、禹城以东,惠民以西,沧县以南,徒骇河以北的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1941年4月,山东分局决定成立中共冀鲁边区委,以加强对抗日武装斗争的领导。1944年1月起,冀鲁边和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军区,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治委员。

  萧华

  1916年1月21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县。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930年调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4军军委青年委员,连、营、团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5月起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2师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诸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第343旅政治委员。1938年5月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深入冀鲁边区,任冀鲁边军政委员会书记,在地方党委和地方武装配合下,领导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起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行政公署主任。1941年12月起任115师政治部主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115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日军的频繁“扫荡”,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领导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开展“建设铁的模范党军”活动,为加强军队和民兵建设,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肖华率先遣部队进入东北地区,开辟南满根据地。任东满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先后指挥了本溪、鞍海、新开岭等战斗。1946年冬,任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林彪、江青发革命集团迫害,被关押7年半之久。复出后,1975年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1977年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共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