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头沟伏击战旧址
1939年12月25日晚,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在大队长梁兴初率领下,抵达滕县东北上、下户主村宿营。当地群众提供可靠情报,近日有一股日军向费县运送军需物资。梁部遂决定在兑头沟设伏,歼灭日军运输队。兑头沟是费(县)滕(县)公路上的一个险要隘口,位于冯卯西岭北侧,面积约6平方公里。公路由西南向东北翻过此岭,然后由沟底穿过,沟两侧山高岭陡,沟壑纵横。四大队凭险设伏,依山布阵。一营(营长周长胜)、三营(营长郭廷万)埋伏在公路两侧高地,担负主攻任务;二营(营长江燮元)为预备队,大队指挥所设在抬头山上。
26日上午9时许,日军90余人,驱牛车60余辆,满载弹药等物资由滕县城方向沿公路向兑头沟缓缓蠕动。1小时后,进入伏击圈。一、三营同时向敌开火,堵住日军去路,第十连于东南方高地切断日军退路。日军猝不及防,惊慌混乱,当即被毙伤一部,其余依托牛车仓促应战,拼命顽抗。日军连续4次突围,均被击退。此时,日军三四十人在猛烈火力掩护下,强占了东南侧的火石岭和水山,其余日军就地固守待援。12时许,一、三营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向日军连续6次发起冲锋,由于日军火力较强,四大队伤亡较大。三营十连连长牺牲。傍晚,日军企图借黑夜突围。四大队集中9挺轻重机枪以密集火力,掩护一营冲击。一营和三营九连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冲上公路与敌肉搏,冲杀声震撼山谷,日军被杀伤一部,其余离开牛车撤至沟底。此时,二、三连向沟底冲击。二连四班在班长张文祥带领下,向沟底猛扑,一阵手榴弹炸死日军7人。二连主力紧随四班之后,相继冲入敌群,与敌展开肉搏。日军小队长小林被砍死。东南侧山包之敌在十连的反复冲击下,已死伤大半,残敌仓惶顺山逃窜。二、三、九、十连紧追不舍,仅用半小时,全歼残敌。
此战,全歼日军运输队队长小林及以下95人,缴获轻机枪2挺、八二迫击炮1门、掷弹筒1个、三八式步枪50余支、电台1部,获牛、马拉大车60余辆及车上武器、弹药、被服、罐头等全部军用物资。四大队受到一一五师电令嘉奖。
兑头沟伏击战指挥员梁兴初
1912年8月23日生,原名梁兴祚。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11师33团排长、第31团连长、红1军团2师5团营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厉次反“围剿”和长征。曾获三等红星奖章。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2师2团团长,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1936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营长,参加平型关、广阳及午城井沟等战斗。1938年起任第685团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教导5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滨海军区第13团团长、第1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1师师长。先后率部进入山东和江苏,参加开辟湖西、郯(城)马(头)和巩固发展滨海等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兼1师师长、第6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第10纵队司令员,参加四保临江战役及东北1947年秋、冬季攻势作战。在辽沈战役中,参与指挥黑山阻击战。继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38军军长,率部参加宜沙、衡宝、广西和滇南诸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军长。参加第一至第四次战役。在第二次战役中,所部受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特令嘉奖。后任第20兵团代司令员、西海岸防御指挥所副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1967~1973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