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到达郓城一带
樊坝伪军团部大门
1938年末,日军侵占郓城后,疯狂向城外扩大势力范围。郓城伪县长刘本功派其弟刘玉胜率团驻郓城西北樊坝,向老百姓催粮,要款,抢劫,欺辱妇女,无恶不作,当地人民恨之入骨。1939年3月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和六八六团进入郓城县境,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决定拔除樊坝日伪据点,消灭刘玉胜部伪军。
樊坝距县城18华里,是伪县长刘本功据点中最大的一个,北通范县、寿张,地势开阔,可攻可守,便于回旋。对于郓城日伪军既是向北侵犯的跳板,又是一道防线,处于很重要的战略位置。樊坝据点驻伪军1个团,约有500人。其装备有小炮1门、轻机枪13挺、步枪400余支。兵力布防,后樊坝1个连,团柳树1个连,伪团长刘玉胜率其主力驻守前樊坝。构筑围墙1道,壕沟2条,围墙四角各修炮楼1座,警戒森严。
八路军六八六团接受任务后,团长杨勇召开了战前动员会议。3月4日晚,部队到达徐桥。这天正是元宵节前夕,樊坝村正演唱古装戏,八路军当夜直逼樊坝。在后樊坝、团柳树布置少量兵力,防止敌人逃跑。潘渡以南的公路两翼设伏兵打敌增援。黄昏时分,部队进至樊坝以西,占领金堤,活捉伪军哨兵带路,沿交通沟摸进后樊坝,控制了大堤阵地,包围了团柳树之敌。
战斗打响后,进入后樊坝的八路军战士随即发起冲击,经一阵手榴弹的猛烈轰炸,伪军还未及还击,即全部被歼。八路军乘胜进击,迅速将前樊坝伪团部包围。晚上11点,在炮火掩护下,一营突击队用炸药将南侧炸开一道缺口,突入村内,但因遭伪军炮楼火力侧射和深沟高垒的阻碍,冲击一度受阻。此时,在村西大堤上的八路军迫击炮向伪火力点和团部轰击,打掉了村西南角炮楼和侧射点。八路军战士乘机勇猛冲杀,终于突破了伪军前沿阵地,继续向伪团部进攻。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战士们架设梯子,爬上围墙,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经过8小时的激烈战斗,第二天拂晓,将前樊坝伪团部之敌全部歼灭。团柳树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向八路军投降。
杨勇
1913年9月29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到常德国民党军第50师学兵团当兵。1929年回浏阳参加区苏维埃政府工作。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军团连长、营长兼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参加平型关、午城、井沟等战斗。后率部取得汾离公路伏击战的胜利。1939年3月,率686团随陈光、罗荣桓率领的115师师部进入山东,指挥686团取得首战樊坝的胜利,全歼伪军1个团500余人,并重创增援的日军。后任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115师教导第3旅旅长、第34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为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1941年初,指挥教导第3旅运用围点打援战法,取得潘溪渡战斗的胜利,创平原歼灭战的光辉范例。同年赴延安,先后在军事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4月返回冀鲁豫军区,任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第1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5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贵州军区司令员、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任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第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58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1972年起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1977年起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和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