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战友重逢枣庄合影留念
抗日战争时期,在津浦铁路鲁南段和临枣线上,人们时常看到急驰的日军火车突然出轨,车头忽然相撞,满载物资的列车忽然前后脱节。这些都是鲁南铁道游击队的杰作。正像歌中所唱的:“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1938年3月,日军侵占枣庄。枣庄路矿工人洪振海、王志胜参加抗日武装,后编入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同年底,洪、王被派回枣庄矿区,到敌国际公司当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抗日活动。1939年,洪振海等3人袭击日本洋行,缴获步枪、手枪各一支。以后又发展了李金山等3名铁路工人。不久,他们袭击从枣庄开出的日本军火列车,获步枪12支、机枪2挺,送到八路军苏鲁支队。接着,又发展了6名铁路工人为队员,取名为铁道游击队,洪振海为队长。1940年2月,苏鲁支队将其正式命名为铁道游击队,并派杜季伟任政委,全队发展到15人。4月,在临城至韩庄的铁路线上,又组织起第二支铁道游击队,共21人,由孙茂生任队长。5月,在临城以北辛庄组织起第三支铁道游击队,共20人,由李文庆任队长。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同年6月,根据鲁南军区的指示,将活动在枣庄、临城地区的几支铁道游击队合编为铁道游击大队,洪振海为大队长(后牺牲,由李金山继任),杜季伟为政委,下辖4个队,共100余人。
1941年8月,铁道游击队与运河支队联合攻克了微山岛,建立了根据地。此后,铁道游击队在津浦铁路两侧地区,以微山湖为依托进行活动。10月12日夜,铁道游击队化装成伪军进入临城火车站,打死2名日军,缴获步枪36支、机枪2挺、短枪4支。11月,得知开往上海的一列客车后尾挂3节货车,游击队员即在沙沟车站剪断风管,拔下插锁,使货车脱钩,随即组织250多人搬运,缴获布1200余匹、皮箱200件、日军军服800余套及呢料、毛毯、医药器材等,支援了鲁南、滨海军区部队。到年底,铁道游击队发展到4个中队,共200余人。
1942年1月,山东日军纠集徐州、济南、青岛各地日伪军“扫荡”鲁中南地区。游击队员广泛破袭津浦、临枣线,在枣庄制造敌火车头相撞,在临城以南破坏敌电线,为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5月,日伪军回师“扫荡”微山湖地区,铁道游击队突围转移到铁路以东活动。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游击队员插入敌心脏铲除汉奸特务,先后除掉微山湖“剿共”司令尹华平和特务褚兰田等。
随着形势的发展,铁道游击队于1943年春编入鲁南军区独立支队,队员发展到400余人。后又编入鲁南军区第2军分区。铁道游击队员英勇善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洪振海
洪振海,又名洪衍行,1910年出生,滕县人。自幼随父亲在枣庄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登火车的本领,人称“飞毛腿”。抗日战争时期,洪振海在党的领导下,发动枣庄路矿工人组建了一支活跃在山东鲁南的枣庄、临城和微山湖一带,威名远扬的人民抗日武装——鲁南铁道大队即铁道游击队,他是第一任大队长。1938年3月18日,枣庄被日军占领。洪振海和王志胜、刘景松一齐奔向峄县人民抗日武装驻地墓山,正式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他抗日决心大,作战勇敢,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排长,成为这支人民抗日武装的基层骨干。同年10月,与王志胜一起潜回枣庄火车站西侧的陈庄,建立了枣庄抗日情报站,任站长,为部队搜集情报。同年11月,按照上级“迅速建立抗日武装”的指示,他发动路矿工人建立了一支数十人的秘密抗日武装——枣庄铁道队。这支精悍的队伍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烽火岁月里不断发展壮大,到1940年上半年,枣庄铁道队已发展为上百人的抗日游击队,经上级批准,改名为八路军鲁南铁道大队,洪振海任大队长,同时上级派来政委加强领导。在洪振海等领导下,鲁南铁道大队在敌人严密控制的铁路干线、枣庄矿区和微山湖区,紧紧依靠路矿工人和湖区群众的掩护与帮助,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活跃在千里铁道线上,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他们扒铁轨、炸桥梁,撞火车、截物资,杀鬼子、惩汉奸,护群众、保家乡,像一把锋利的钢刀,插进敌人的动脉血管和胸膛,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不得安宁。敌人对他们既恨又怕,曾悬以重赏捉拿和进行无数次的搜捕、袭击、“扫荡”,但都遭到了失败。鲁南铁道大队越战越强,成为一支威名远扬、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部队。他们的英雄事迹多次在抗日根据地的《大众日报》和《鲁南时报》上刊登。本月初,数百名日伪军对鲁南铁道大队进行偷袭、“扫荡”,洪振海在率部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此时,中共鲁南铁道大队党支部已通过了洪振海的入党申请。洪振海牺牲后,鲁南军区政治部追认洪振海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