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1941年5月17日 日军制造“无人区”

2015-06-13 14:10: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1941年5月17日,日本关东军发出命令,日本侵略者开始在长城沿线大规模制造“无人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并将长城沿线视为伪满洲国的“西南国境线”,重兵防守,严密封锁。1940年至1941年间,中国共产党冀热察区党委和八路军挺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分头向热河西部和南部地区发展,长城沿线再次燃起抗日烽火。

  为切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消灭抗日力量,1941年5月17日,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发出第二六四号《西南地区特别肃正作战》命令,要求采取“治本措施”,即“建立集团部落,建立警备道路、警备通讯及部落防卫设施”的方式,在长城沿线大规模制造“无人区”,并要求“肃正”重点地区为丰宁县西南部、滦平县西部、兴隆及青龙县西南部地区。

  日本军国主义者将抗日游击根据地划分为“无住禁作”地带,即这些地区不允许住人,不允许耕作,通过反复进行“扫荡”、“蚕食”、“清乡”和灭绝人寰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抗日根据地军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军在冀东长城线两侧大规模制造“无人区”,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无人区”内一千多个村庄被毁灭,几百万亩土地被荒芜。

  日军的暴行,只能激起人民更大的仇恨和更坚决的抗争。八路军和冀察热辽地区的游击队始终进行着英勇斗争。他们拆毁部落,扫除伪组织,支持群众对日寇展开坚决斗争,给制造“无人区”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