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80年前的少年“抗战日记”:百余字折射出聊城人的爱国情怀

2017-04-07 11:29:00来源:聊城晚报作者:

  QQ截图20170401090323.jpg

  “现在,日本又派兵到我们中国的第一大商埠——上海去,想着把她占据了……”几页发黄的纸张已经破损,纸上红色的竖格、毛笔书写的黑色小字仍清晰可见。这是一篇写于1932年3月14日的日记。这篇日记的主人当时还是一名16岁的少年。

  3月30日,聊城市民窦立民向记者展示了家中珍藏了80多年、残留数篇日记的这本日记本,讲述其背后的往事。

  故事背景

  一篇百余字少年日记

  确切反映一场大战役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开始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统治。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并不止于此,而是一直企图将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陆的基地。

  为此,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侵略者自导自演了蓄谋已久的“一·二八”事变: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当时,聊城有一名16岁的少年,叫窦延修,正在位于光岳楼东南处的省立二中(现聊城实验小学原址)就读。这所学校曾走出了少年抗日英烈金方昌等。“一·二八”事变发生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即1932年3月14日,窦延修在日记开头中交代:“三月十四日(星期一) 晴。”

  随后,他写道:“今天早晨起来,同平常一样的整理我的用具,到学校里上课。在上纪念周的时候,王老师——本校主任对我们说,现在,日本又派兵到我们中国的第一大商埠——上海去,想着把她占据了,你们都知道吗?但是这次我们没有让他……”

  在这所有悠久历史的学校里,窦延修很好地接受了爱国教育。

  聊城市民窦立民说,这虽是一篇少年写的日记,但基本吻合了当时事件的发展过程。日本侵略者发动“一·二八”事变,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死伤万余人,正所谓“这次我们没有让他”。

  随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举动也印证了这一点:1月3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洛阳宣言》,表示绝不屈服;2月1日,蒋介石命令中国空军参战;2月8日,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增援十九路军;2月14日,蒋介石命令将第八十八、八十七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调归十九路军指挥参战……

  窦延修接着在日记中又写道:(中国)有一些军队正在和他们打着,报纸上刊载的说,“我们中国打的很好”。不过在这几日一(应为“以”)来,又说“打的不好”。

  这一段日记则反映了中国反抗之艰难,前方战事之复杂:

  到1932年2月,日军不断轰击和进攻,但均被我军击退。遭受重创后,日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直至总攻计划宣告破产。

  但到1932年3月初,日军经过第三次增兵,军力已达7万余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而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伤亡比较严重。3月1日晚,全军退守第二道防线(即嘉定、黄渡之线)。3月2日,日军攻占上海。到3月24日,双方举行了正式停战会议。此后,中国军队陷入了长期的被动状态。

  人物轨迹

  自幼接受爱国教育

  富家弟子参军抗战

  这篇日记最后一句话,是这位王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你们对于报纸要特别注意才是。”

  窦立民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窦延修的这位王老师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他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国难当头,他一直在关注着前方战事,关注着国家命运,并把爱国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这位王老师究竟是谁?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位当时写日记的少年窦延修,倒是有些故事。

  “我家住在路南,就是县医院(今东昌府人民医院)南邻,他家住在路北,我们两家一直是邻居。”窦立民说,两家是同姓族人,又有世交之好。这也是这本日记存留在窦立民家的原因。

  写这篇日记时,窦延修16岁,当时日本侵略者刚刚发起侵华战争。5年后,即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这一年,当时写日记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21岁的大小伙子。就在这一年,他做了一个决定:远赴四川铜梁,成为黄埔军校第14期第一总队学员。不到一年便毕业,他奔向了报效家国的抗日战场。

  窦立民认为,窦延修家境殷实,窦家大院就在原古楼办事处那里,当时经营着毛笔文具,家业甚大。他参军不是为了“有口饭吃”,而是主动奔赴抗战前线,爱国精神令人动容。当时,黄埔军校门前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作为富家子弟,他放弃优裕的生活,毅然迈入此门,实属难得。“此前,窦延修的长兄窦延杰已经奔向抗日前线。一家走出两名抗战英雄,这就是当时聊城回族第一富户弃家报国的风貌。”

  离开故乡时,窦延修结婚不久,已经有了一个女儿。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才回到聊城,把妻子和女儿接走。其间,窦延修还关注着乡邻,几次征求意见,想把小他11岁的窦维新(窦立民的父亲)带到部队。从中,也可见其爱国情之深。

  窦立民分析,窦延修能走上参军保国的道路,或许与王老师那次爱国教导有关,幼时所写的那篇抗战日记,也应该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窦立民说,他全家人都对这位邻居非常尊重,他会当家传珍宝一样珍藏好这本日记。

  如今,每到抗战胜利纪念日,窦立民都会召集家人怀念家族中走出的抗日精英窦延修、窦延杰、窦余泉(曾为保卫聊城而血溅古城东门)等。(记者 林志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