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八旬老人想捐赠抗战史料 希望年青一代不忘过去珍视和平

2016-12-22 14:48:00来源:三秦都市报作者:宋雨

 

  郭老太整理丈夫的手稿

  这厚厚一捆发黄的书、信笺和一笔一画写就的回忆录,是郭老太珍藏一生的荣光。这份荣光中有血泪、有思念、有赤诚,但更多的,则是老太太和丈夫,对关麟征将军的敬仰和虔诚。

  关麟征是陕西户县人。在抗战史中,关麟征等一众陕籍名将,为民族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郭老太的丈夫闫宝玺与关麟征是同乡,毕业于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闫宝玺戎马半生,参加了八年抗战,当过班长、排长,并在1949年12月参加成都起义(1985年,兰州军区颁发了起义人员证明书,证明此事)。也正是这一年,家住成都的郭老太认识了闫宝玺,昨天,在西安东郊的家中,88岁的郭老太讲起了丈夫和关麟征抗战的种种故事。

  关麟征19岁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有“黄埔第一人”之誉。抗战时期,他带领闫宝玺等29名从家乡跟他当兵的户县人,率部参加漳河战斗、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用兵稳准狠,被时人誉为“关猛”、“关铁拳”。其麾下部将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皆一时之名将。

  “1950年,我和丈夫在成都结婚后,回到了户县,丈夫复员在家当农民,我在村子里当老师。”郭老太说,抗战胜利后,当年跟随关麟征一起的29位户县同乡,只有闫宝玺一人活下来了。所以,此后很多年,丈夫闫宝玺就思考着写一本回忆录,“要将这位陕西将军,在抗战时的传奇故事留给后人。”

  在抗战中,闫宝玺也多次负伤。1933年,关麟征率部参加古北口战役,闫宝玺的腿被敌枪榴弹炸伤,但是仍顽强作战。

  对一位参加过战争的人来说,重写回忆录,回忆战争,无疑是又一次心灵的煎熬。郭老太说,丈夫每写完一部分,都要停下来思考很长时间,在字里行间融入对关麟征将军的无限思念,对和平的珍惜。

  “1999年,我丈夫去世,他的这部回忆录也写完了,手稿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郭老太说,关麟征将军一辈子都说一口纯正的陕西话,爱吃臊子面,爱看秦腔,这些手稿中,闫宝玺回忆了很多关麟征将军写的诗,很多诗都是第一次被世人知晓。如今,郭老太已进入人生暮年,她想把丈夫的手稿等抗战史料捐赠出来,希望年青一代不忘过去,珍视和平。

  文/图本报记者宋雨

  实习生陈华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