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去了门口等着,直到中午时分才见到孔老三过来。只见车上坐着孔涵还有两个孩子,二把刀和潘丁一起跑了过去,不等孔涵下车,一个小男孩领着一个小女孩从车上跳了下来。
二把刀第一眼就认出了妞妞,不等站稳,就伸手把妞妞抱在了怀里:“妞妞……真是妞妞吗?娘不是做梦吧……。”
二把刀抱着妞妞喊一声亲一口,看一眼搂一下,直搂的妞妞喘不过气来。
“娘,你都把我搂疼了。”
“妞妞,我的心肝妞妞,你可把娘吓坏了,娘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你了呢……,你看两个月不见,俺妞妞又长高了。都是娘不好……。”
“娘好,妈妈好,叔叔好,小哥哥好,奶奶好,爷爷好,嗯,还有——孔伯伯好,还有……。”
站在车旁的孔涵见到她们母女相见的亲切情景,一种幸福感也随之涌上心头,她走近她们,用手抚摸着妞妞戴着的花帽子夸奖道:“妞妞真乖,家里的人都让你说一遍了,”接着对二把刀说:“妹妹,你的面子真大,没想到保人的事让你惊动了圣公府,还让财政部帮你说了话。好了,我现在就把孩子还给你了,你可要看好了,孩子再有个什么闪失,就不是我的事了。”
一直跟在身后的小男孩上来就把妞妞从她娘怀里拉下来:“妹妹你下来,她们大人说话咱一边玩去。”
妞妞从二把刀怀中挣脱要走,孔涵拦住他们:“小小,我告诉你,这位阿姨就是妞妞的妈妈,今天她妈妈来接她了,你不能再拎着她去玩了。”
小男孩睁大着眼睛看看二把刀,又看看孔涵:“我不信,我妹妹是你捡的,这是你说的,妈妈不会骗我。”
孔涵拉住小男孩的手耐心地说:“小小懂事,你这个妹妹是我捡的。可是你想想,捡的孩子也是有妈妈的啊,你看她妈妈不是找来了嘛,哪一天妈妈真把你丢了,妈妈也会找你去的。”
“我不离开妈妈,也不让妹妹走,”小男孩说着来拉妞妞:“妹妹,你别走,你要走,我就不学习,不吃饭,不洗澡,不睡觉。”
孔涵过来又拉住小男孩的手说:“小小别乱了,给阿姨说再见,给妹妹说再见。”
小男孩甩开孔涵的手抹着眼泪哭了起来:“我不走,你让妹妹跟着走。”
孔老三见小男孩伤心,抱起来说道:“孔会长,我看家里一时找不到人,不如……。”
孔涵叹了口气:“一家人刚刚团圆,我不能因为自己再拆散他们了。”
二把刀说:“大姐您也误会了,潘大哥是妞妞的伯伯,我们……。”
孔老三说:“孔会长,他们给我说了,他们不是一家人。”
潘丁接道:“虽说我们不是一家人,可是赵大哥临终时把她们都托付给了我,是我没有做好才出了这样的事情,多亏遇到大姐你这样的好人,孩子才又找到。我们没什么东西报答您,出个力干个活还是可以的。”
孔老三说:“孔会长家出力干活的事倒不需要,需要的是能有个伺候老人的,比方沈姊妹这样的。”
找到孩子的二把刀没有了心事,又见孔涵这人厚道,女儿妞妞在她家过得又这么愉快,于是就产生了想留下来过一段时间的愿望,说道:“大姐捡到了我的孩子,又像自己亲生的一样疼爱她,现在还给了我,这大恩大德就是让我做牛做马我也愿意。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也没什么本事,要说伺候人的事我还是能做的。既然大姐家里有老人病着,那就让我留下来试试。”
孔老三说:“这样最好不过,孔会长你看……?”
孔涵说:“既然妹妹愿意留下,那就在我这里累上几天,等我找到合适的,我再送你们回去。”
小小一听妞妞不走了,高兴地拉她坐到了车上。
告别了孔涵二把刀她们,潘丁一个人乘火车回到老家。一直在焦急等待的陈四妮他们听潘丁仔细说完,一颗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一个月后,二把刀来信了,信是写到山东省曲阜县北门大街鸿祥石印馆的,信中写道:
鸿叔,表嫂,潘大哥台鉴:
值此冰雪严寒时节,首先让我向你们问好,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为了找妞妞,你们都跟着拔断了心,也跟着花了不少钱,我无能力回报,只有为你们祝福。这次来接妞妞,是我与孔姐一家的缘分。他们见我勤快心细会伺候老人孩子,就把我留了下来。他们对我很好,也很喜欢妞妞,甚至比我对妞妞还上心,他们让妞妞和她家小小一块识字识数,还给她买衣服鞋帽,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妞妞喊我叫娘,喊孔姐叫妈妈,后来我知道妈妈就是娘,前几天,我提出让妞妞认孔姐干娘,孔姐同意了,总之不要挂念。他们都不提找人的事,我也不好张嘴回来。这封信是我在街上请教书先生写的,因我不认字,没别的事就不用回信了。顺祝万福。
妞妞的娘:沈二稻拜上并提前给你们拜年
“沈二稻?原来我这个侄媳妇也有大号啊,这下她娘俩可进福窝了。”
鸿鹏这样说,陈四妮嘀咕开了:“她娘俩进了福窝,我老潘家怎么办啊?”
鸿鹏说:“你看不是还有她吗?”
陈四妮看了一眼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姑娘,说道:“你说柳翠呀,人家还是个姑娘,让她去填房,这话我可张不开口。”
“一个男爷们三妻四妾还不有的是啊。”
“我说的不是这个。柳翠是我小姨家的孩子,小姨夫刚死,我怎么就好赖地让她嫁人呢。”
“潘侄也不赖呀。”
“赖是不赖,换换别人家的女孩子,我是再高兴不过了,可她是我姨表妹,我怎么好让她……。”
“潘侄虽然结过婚,可他们并没个孩子,也就没有前窝后窝的问题。人家说,女人二婚是根草,男人二婚是个宝。潘侄为人厚道,做事精明,又能过日子,像你这个表妹妹一辈子能跟上这么个人也算可以了。”
“话是这么说,可必竟是填房啊。如果这事是我小姨托人来说还可以,如果让我去说,我就觉得对不起我这个妹妹。”
“那就等着侄媳妇她们回来?”
“谁知她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陈四妮这个表妹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六七个只有一个哥哥和她活了下来,一家人苦心经营几亩山地,省吃俭用的为她哥娶了媳妇,不料小姨夫一病不起。小姨夫死后,陈四妮去看她小姨,见表妹柳翠在她哥嫂面前出不开身,就想让她过来给她作伴,她小姨欣然同意,并对陈四妮说,从今往后我就把柳翠交给你这个当姐姐的了。小姨的话让陈四妮放在了心上,她把柳翠当作亲妹妹一样安排在二把刀房间,这样,姐妹二人一个东间一个西间,互相照应,来去方便。陈四妮还为柳翠买了新衣做了新鞋,全身上下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柳翠年方二十,正值说媒年龄,经陈四妮这一打扮,立即引来媒婆的打探。姐妹二人无话不说,提亲话题自然挂上嘴边。开始,柳翠笑而不答,后来却关心起陈四妮的婚事:“表姐,你还这么年轻,你就不想再找一个啊?”
“找谁呀,谁还敢跟我啊?”
“我看大哥这人不错,他与我姐夫又是本家,你们处得又这么好,你就没想过?”
“妹妹你不知道,我这个人命不好,先后有两个男人都没被我守住。潘丁是他老潘家剩下的唯一男人了,他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老潘家的香火可就真的断了。”说这话时,一丝愁苦从陈四妮的眼角划过,显得既无奈又悲壮。尽管柳翠说她年轻,但她觉得自己已是半老徐娘,生儿育女已成了困难,这时的她只以潘家中兴为己任,以老嫂比母而自足。
自从把二把刀娘俩接来,她就把接续潘家香火的希望寄托在潘丁和二把刀身上,尽管嘴上说等妞妞长大后招个养老女婿,但从心里说,让一个赵家的骨肉前来继承老潘家的家业这是不可能的。她幻想着潘丁和二把刀结婚后能为她生出一大群孙男阁女来,幻想着在一个大家庭里当一个主子的感觉。后来,妞妞丢失了,这对她的打击很大,虽然找到了,可她对二把刀的兴趣随着她的长期离开而在淡化着。
鸿鹏的提醒引起了她对柳翠的注意,尽管她不忍心让她的表妹来填房,但她相信,二把刀也好,柳翠也好,她们都是潘家的亲戚,她们中的任何一个来做老潘家的媳妇对她陈四妮来说都不会有二心的。
小姨夫的百天,陈四妮和柳翠都去了祭奠,守着柳翠,陈四妮与小姨谈起了柳翠的婚事,小姨说:“柳翠跟着你,你就作主吧。”
陈四妮说:“儿女婚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妹妹的婚事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陈四妮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有她的想法,一旦柳翠给潘丁填房,对外说起来也好推脱,真落下埋怨也找不着她。
转眼又是春天,潘丁仍然不见二把刀回来。陈四妮见潘丁挂念,说道:“不如我去一趟南京看看,连同你们俩的事一块商定一下。”鸿鹏知道后建议先写封信问问她们什么时候回来。陈四妮说:“这样也好,免得走了两岔道。”
信还是鸿鹏寄的,二十天过去了,二把刀的回信就来了:
鸿叔、表嫂、潘大哥台鉴:
来信收到。妞妞在这里很好,我也很忙。孔姐一家对我们很好,不用挂念。为了妞妞,我一时半时地回不去了,也帮不上鸿叔表嫂还有潘大哥的忙了。我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好处的,我会每天都在神龛前面为你们祷告,让老天爷保佑你们平安幸福。
二稻拜上
听完二把刀的来信,大家沉默起来。鸿鹏见大家闷闷不乐,说道:“她娘俩能遇上这么好的人家,咱也放心了,她能走到这一步是她的造化,咱们都不要怪她。事情已成这样,再去南京也没意思了。”
陈四妮长叹一声:“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丁兄弟,你得想开点,在对她娘们身上,你也尽了心,也算对得起广兄弟了。”
潘丁说:“其实,老天爷的安排很好。说句心里话,从一开始,我对她娘们只想尽一个朋友的责任,别的也没过多去想。她娘们不回来更好,真要回来,我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陈四妮称赞潘丁厚道:“既然这样啦,明天我就去村东头让程媒婆给你打听着点,能说个大闺女更好。”
鸿鹏说:“既然请媒婆去说,那就请媒婆也去你小姨家一趟,听听他们的口气。”
陈四妮说:“那也不能说是我让她去的。”
过了几天,媒婆来了。她说那边说啦,把柳翠说给潘丁有点委屈他家姑娘了,不过能让潘丁给他嫂过继让柳翠娶进陈四妮家门,他们还可以考虑。陈四妮笑笑,说道:“这个好办。”就在二月二这天,她把老亲少眷请来喝了场酒,写了张继单,这事也就成了。
定亲后,柳翠回她娘家,说是躲进闺房学点针线活,其实除了下地干活就是挑水推碾。柳翠整天看着哥嫂的脸色行事,盼望着丁大哥能早日把她娶进家门,这天终于来了,在吹吹打打的鞭炮声中,柳翠坐上花轿被明门正娶地进了潘家大门,虽然场面不大,却也十分热闹。
潘家有房有地,吃穿不愁,尽管潘丁娶过媳妇,又比柳翠大五六岁,但在这里没人给她递脸子,没人说话刺挠她。尽管洗衣做饭,打水推碾不比娘家的活轻,可她明白这日子是给她自己过的,就是再苦再累心里也是舒坦。她知道这都是她表姐陈四妮给她的,她要孝敬陈四妮,一切顺着陈四妮,对于陈四妮一心想让她为老潘家生个儿子的愿望她早就刻在了心里。
还在结婚那天,陈四妮当着潘丁柳翠的面就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从今往后就看你们的了。”
陈四妮说到做到,潘丁更是高兴:“古代有个包公以他的老嫂比母,以后我也要像老包一样把大嫂当作母亲伺候好。”
陈四妮乐了:“你可别喊我嫂娘,那样人家会笑话我的,你还是喊我叫大嫂吧,你大嫂现在不老,还不需要人伺候。那些戏文里的东西,说归说,唱归唱,终究不是现实,我只让你们多生儿子守好家业就行。柳翠,明年这个时候,你得让我抱上大胖小子哟。”
柳翠一阵脸红:“姐……。”
陈四妮更乐了:“你看,你看,还害羞哩,这真是大闺女上轿头一回……。好啦,不说啦,就看柳翠的吧。”
做梦都想抱上儿子的潘丁自然不敢怠慢,新婚之夜就将喜床弄的个人仰马翻。他想,他同夏菊一块留下的毛病都过去这么些年了也该好了。他喜欢柳翠,柳翠也喜欢他,小日子过得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