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省三,1905年出生,莱芜人。1930年,在济南正谊中学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成立学校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联合兄弟学校爱国学生,组成济南学生赴南京请愿团。1933年春,任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经常活动在博兴、淄川、博山、益都、昌乐、潍县、寿光等县。为了解决党的活动经费,他和父、兄分家,卖掉了自己分得的土地。并亲自下煤矿干苦工,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博山县发展新党员,并整顿了党组织。1936年春,鹿省三受命到寿光、潍县、昌邑、益都一带建立中共鲁东特委,任书记。“七七”事变后,他立即组建抗日游击队,搜集民间的枪支枪弹。1937年12月底,领导潍北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支队,并担任政委。鹿省三发现七支队有的领导成员不纯,为使部队巩固发展,计划同八支队合并整顿。1938年2月,他到七支队驻地昌邑瓦城办理两个支队合并事宜,被党内坏分子杀害。
相关新闻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林浩在博山召开会议,主持成立了中共鲁东地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鲁东工委),并宣布鹿省三任鲁东工委书记,张文通任组织委员,杨涤生任宣传委员。博山会议一结束,鹿省三按照省委指示和鲁东工委的分工,立即回到潍县北部,向当地的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传达了省委关于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要从宣传抗日转移到积极筹备枪支,联络抗日青年,建立秘密抗日游击组织上来,一旦日寇到来,潍县、昌邑两县便同时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