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东,1893年出生,沂南人。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在东北军中历任团长、旅长、师长、边防军总司令部中将主任参事。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义勇军,自任第五军团总指挥,在东北抗击日军。1933年曾任冯玉祥领导的抗日同盟军第二挺进军第二十三师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五战区长官部高参兼第二路游击司令,所属游击武装在山东和苏北地区袭击日军,破坏敌人运输线,炸毁日军仓库,屡获胜利。1938年2月22日 在莒县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莒城我军奋勇杀敌,刘震东氏壮烈牺牲》的长篇报道。第五战区在徐州为刘震东举行隆重追悼会,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主祭。同年12月,在重庆举行范筑先、刘震东等21位抗日烈士追悼会,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人为烈士送了花圈和挽联。挽辞为:“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誓必长期抗战还我山河。”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
相关新闻
刘震东(1893~1938),字曦洲,沂南县张庄镇人。抗日烈士。震东出生在一个劳动人民的家庭里。幼年在村塾念书,刻苦努力,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器重。学习之余,还喜欢书法、绘画、雕刻,因而在同学中有“小能人”的美誉。后因生活所迫,被迫辍学,随父学木工。1911年,震东19岁,为谋求生路,背井离乡,只身逃荒到东北。初以卖字或代人写书信为业,后经人介绍,入奉军任上士文书。从军后,因办事机灵果敢,先后升任排、连、营、团长等职,并到保定士官学校接受专门训练。“九一八”事变后,震东等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忍国土沦陷,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伙同部分爱国官兵,自动留在东北坚持抗日。
1938年2月22日刘震东将军牺牲后,3月9日第五战区,在徐州由李宗仁将军为其主持追悼大会。颂扬刘震东将军久经抗战沙场的抗日英雄事迹,这次莒县战役刘震东将军凭借着他丰富的对日作战经验、机制灵活战略战术,抓住日寇骄横、大意、轻敌的纰漏,以超常的英雄胆魄,率领中国杂牌军队,出奇制胜,歼灭日寇王牌军板垣师团作战部队主力千余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切身实际战例教会中国军队在精神和战术上战胜日寇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