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山东抗日根据地与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2015-05-29 14:56: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柳茂坤

    1949年六、七月间,全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7月10日,毛泽东主席写信给周恩来副主席,提出尽快建立空军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1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随后,新成立的空军党委确立了“在陆军的基础上建设空军”的方针。按此方针,一大批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机关、部队干部,同各兄弟军区的机关、部队、干部一起,相继被调入空军,充当组建空军各级机关、部队和学校的基础与骨干。若干年来,这些机关、部队和干部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锻炼和考验,逐步适应了空军的特殊环境和特殊使命,在战斗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为加强空军全面建设,完成作战、训练、执勤和施工等任务,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机关、部队和干部参与了空军领率机关、部队和航校的组建工作

  为了全面领导空军建设的各项工作,1949年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空军领率机关。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以山东抗日根据地部队为骨干的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辖第39、第41、第42军)机关为主体组建。第14兵团机关2515人于8月19日抵达北平,10月下旬与军委航空局合署办公。

  1949年10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空军首届领导班子。首任5名空军领导成员中,有2名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他们是:萧华,曾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王秉章,曾任八路军第115师鲁西军区司令员、湖西军分区司令员。

  1950年5月,萧华调任总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同年7月7日,任命吴法宪为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吴曾任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政治委员。

  1953年1月,曾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3旅兼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的王辉球,被任命为空军政治部主任。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第四野战军后勤第六分部拨归军委空军司令部建制,并改组为空军后勤部,以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杨尚儒为第一部长兼政治委员。1950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谷广善为空军后勤部长,杨尚儒改任政治委员。谷、杨两人均是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老红军。

  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从1950年起,6大军区先后组建了空军领率机关。其中3个军区空军首任领导班子中均有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过的同志。

  在东北军区空军,5名领导成员中,有2人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政治委员周赤萍,曾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司令员胡奇才,曾任八路军山东军区第3师副师长。

  在华东军区空军,首任司令员聂凤智,曾任山东胶东军区第5旅旅长。

  在中南军区空军,首任参谋长黄炜华曾任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大队参谋长。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以最快速度建立一批航校的要求,空军党委决定第一批航校于1949年12月开学,以后又几次扩大培训规模,建立新的航校。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军仅有一所于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在吉林通化所创办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简称东北老航校)。由朱瑞兼校长,吴溉之兼政治委员。朱瑞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老领导,他曾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奉命赴山东,统一指挥中共在山东和冀鲁边、苏北、皖北的部队,10月兼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领导山东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改编为航空总队,由时任东总后方司令部司令员朱瑞、政治委员吴溉之分别兼任总队长和政治委员。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宣布朱瑞和吴溉之分别兼校长和政治委员。

  东北老航校第一批有631人,飞机100多架。其中有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学员111人(山东抗大一分校学员1000多人,选中105人;山东革大学生60多人,选中6人)。第一期设两个飞行班、一个机械班。飞行甲班12人,飞行乙班31人,机械班40人。1949年3月这些班次毕业之后,又开设了二、三期飞行班,三、四期机械班和其他班次,学员达320多名。到1949年10月共培养各种航空技术干部560名。以第一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共培养飞行员和机械员73人(飞行员33人,机械员40人),其中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31人(飞行员17人,机械员14人)。飞行甲班有学员12人,其中来自山东抗大的2人,即吉世堂、孟进。飞行乙班有学员31人,其中来自山东抗大一分校的15人,他们是:徐登昆、张文亮、张积慧、李宪刚、林虎、陈继发、徐东和、李国治、韩明阳、陈亮、王恩泽、吴玉润、姜宗魁、高月明、牟敦康。机械班40人,其中来自山东抗大和革大的14人。他们是:张宪志、侯书军、宋协隆、戚浩、王星荣、赵思安、吕延浩、李杰、刘荣华、王海、邹炎、董献真、夏元谦、何培元。其中侯书军、王海、邹炎等人后改学飞行。这些学员,后来大都成长为人民空军的主要技术骨干和高级领导干部。

  1949年10~11月,中央军委先后批准组建7所航空学校。校长由东北老航校有飞行经验的干部担任,政治委员则由总政从各野战军提出的19名预选对象中挑选了7名。其中第七航校第一任政治委员罗野岗、参谋长罗文华,第三航校政治委员黄玉昆等,都是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老红军和老八路。黄玉昆,曾任山东军区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调空军前是第四野战军第38军师政治委员。1951年和1952年,空军在总结各航校飞行训练工作中,都认为成绩最突出的要算第三航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42名从该校毕业的学员创造出了击落敌机60架、击伤22架的佳绩。罗野岗,曾任山东军区警备第八旅副政治委员,调空军前是第二野战军第18军第54师政治委员。历任第七航校政治委员、第六航校政治委员、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兼修理部长等职。罗文华,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团政治委员,调空军前是第四野战军第42军第125师副师长。

  为担负北京地区的防空任务,中央军委航空局奉命调集10名左右的飞行员和相应的战斗机,组成第一个担任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该中队于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成立。为加强该中队的实力,不久,又陆续从东北老航校调来13名飞行员,其中来自山东根据地的就有8人,即:孟进、林虎、吉世堂、徐登昆、牟敦康、李国治、李宪刚、陈亮等。同年10月成立了一个空运分队,又调来飞行员和其他人员10余人,其中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飞行员有王恩泽等。1950年7月,飞行中队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独立第一驱逐机大队。11月24日,该大队奉命撤销,人员被分配到空军各航校和部队。

  1949年10月1日,军委航空局奉命组织17架飞机、编成6个空中分队,由邢海帆担任总领队,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东北老航校学员、飞行中队飞行员孟进和林虎,担任了总领队兼第一分队长机邢海帆的左右僚机。当天下午4时35分,他们驾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检阅。

  1950年春,华北军区航空处奉命组成一个空运队,支援第十八军进军西藏。在空运队飞行人员中,有山东籍的王恩泽等。

  1950年5月,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中央军委遂决定抽调经过战斗锻炼的步兵师、团现成机构,再由空军配以若干技术干部组建航空兵部队。

  1950年6月19日,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时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的聂凤智兼任旅长,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某部任过团政治委员、后为第三野战军第21军第63师政治委员的谢锡玉任旅政治部主任。该旅下辖驱逐第10、第11团,轰炸第12团,冲击第13团。其中第10团是由曾经战斗在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第344旅所部、时为第四野战军第39军第116师某团团部为基础,于1950年6月在徐州组成。该团副政治委员由山东籍的第四野战军某团政治委员许乐夫担任。

  1950年底,空四旅奉命改编为空四师,师长方子翼,政治委员李世安(不久,由谢锡玉接任),来自山东的许乐夫升任第十团政治委员。空四旅是一支群英荟萃的部队。有在山东战斗工作过的老红军聂凤智、谢锡玉等;有我军第一支飞行中队、山东籍的飞行员孟进、林虎、吉世堂、徐登昆、牟敦康、李国治、李宪刚、陈亮等;有东北老航校第一期培训的、来自山东根据地的飞行员张积慧、高月明、王海、侯书军、邹炎、逯松亭等。以后,又先后从这个旅抽调成建制的单位和干部,组建了航空兵第二、第四、第五、第八、第十师。

  1950年7月26日,我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一旅在上海组成,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时任第31军第91师副政治委员的丁钊暂代政治委员职务。8月1日,该旅移住河南开封。12月,该旅改编为空军陆战第一师。

  为了适应国土防空和抗美援朝作战的需要,从1950年至1954年初,空军陆续组建了28个航空师、70个航空兵团,拥有各种飞机3000余架。在这些新组建的航空兵部队中,有一部分是以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的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如:1950年4月成建制地转入空军的、由鲁中南纵队等部编成的第三野战军第35军第103师第309团。又如:1950年12月下旬至1951年5月,又先后以第三野战军第32军第95师为基础,组建了空军第14师。这个师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胶东军区特务团和两个分区独立团发展起来的。以第三野战军第22军第66师为基础组建了空军第12师,以第66师第197、第198团,分别改编为空12师第34、第356团。这个师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警备旅发展壮大起来的。再如:1951年11月组建空军第三军时,其军部是由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各一部在东北发展起来的第49军军部改编的,其军长就是抗战时期曾任山东军区教导团团长、调空军前系第四野战军第47军军长的曾国华。

此外,还有一批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干部,先后被调入空军各部队工作,逐步成为有关部队的领导或骨干。

二 一批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空军干部和飞行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在对美空军作战中立下了功劳

  从1950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部队进驻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历时两年零八个月,年轻的人民空军与美国空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并迅速成长起来。其中包括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空军干部和飞行员。

  (一)一部分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空军领导干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们在率部对美空中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1951年,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曾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的周赤萍,先后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治委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政治委员,先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一起,后又密切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代司令员聂风智,组织指挥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空军对美国空军的作战。

  曾任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五旅旅长的聂凤智,1952年7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代司令员。先后指挥升空飞机4000余架次,以绝对劣势,将敌机赶出了鸭绿江上空,把空中战线向南推进到了清川江上空一线。1953年4月,聂凤智正式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1952年8月,黄玉昆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兼志愿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1953年初,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过的空三军军长曾国华,奉命组建指挥所入朝作战。

  (二)不少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年轻飞行干部和飞行员,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空军”作战中,立下了战功

  1950年12月4日,空军把最先进行实战练习的任务交给了空军第四师第10团第28大队。这个大队的飞行员全都是东北老航校毕业的。其中副大队长李宪刚,是从山东抗日根据地抗大一分校挑来的。1951年1月21日,李宪刚等在大队长李汉率领下,与美机首次相遇,击伤敌机1架;29日,李汉率领机群,在李宪刚率领的一个中队的掩护下,又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经过这次练习,初步解开了空战之“谜”。

  1951年9月,空军第四师在师长方子翼和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过的政治委员谢锡玉率领下,再次同入侵美空军展开激烈空战。从9月25日起的5天空战中,同友空军密切配合,击落敌机26架,击伤8架,使美空军的“绞杀战”计划受阻。

  1951年11月4日,美机6批128架连续北犯清川江、定州、博川地区。毕业于东北老航校、山东籍的空三师第七团副团长、团长机孟进奉命率领3个大队,共22架飞机,准备截击进犯的敌机。第三大队在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大队长牟敦康的率领下,进至顺川上空时,发现有10多架美机正在4000米高度分上下两层向南飞行,他立即率领编队占据高度优势,突然展开攻击,一举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

  1951年11月18日14时,美机9批184架分路轰炸朝鲜重要目标和交通线。来自山东抗大一分校、时任空三师第九团副团长林虎立即奉命率领16架米格—15歼击机起飞迎战,打乱了美机的队形。这时,来自山东革大的大队长王海发现左前方低空有60多架美机在盘旋投弹,便率全大队对美机展开攻击。经过几个回合猛攻,该大队一举击落美机5架。这次战斗,共击落美机6架。

  11月23日,时任空三师第七团副团长的孟进,率领20架飞机与北窜的20余架F—84型美机展开空战,创造了一次空战击落击伤美机8架,我方仅轻伤1架的范例。

  1951年11月间,志愿军空军在反敌封锁的同时,组织轰炸机在驱逐机掩护下,轰炸大小和岛。11月6日下午,由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大队长韩明阳率领图—2轰炸机9架,对大和岛敌军阵地进行了破坏性轰炸。11月30日下午,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轰炸机编队带队长机、第一大队长高月明率领9架图—2轰炸机,冲破敌机拦阻,飞抵目标上空,不仅完成了投弹任务,而且击落美机1架,开创了活塞式轰炸机击落F—86型喷气式战斗机的范例。

  12月15日上午,林虎奉命率第九团16架飞机掩护空14师第42团起飞18架飞机攻击敌战斗轰炸机。在激烈的空战中,不仅掩护第42团击落了两架敌机,而且自身还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9架的战绩。尤其是第一大队在大队长王海带领下,创造了击落敌机5架、击伤1架的惊人战果。至空三师第一次空战锻炼结束时,这个大队已击落击伤敌机15架,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1951年12月24日9时20分,发现美机10余架由平壤向北飞行。来自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团长徐登昆率领米格—15歼击机24架,在空三师第九团掩护下前往拦截,取得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的战绩。

  1952年2月19日上午,美军F—84、F—80型战斗轰炸机2批16架,在18架F—86型战斗机掩护下,轰炸军隅里交通线。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空四师第12团第三大队大队长张积慧,在搜索目标时,突然发现8架美机直窜下来,他咬住敌长机,连开4炮,将其击落。接着,又击落了另1架美机。空战结束后得知,当场毙命的有美空军“王牌驾驶员”、美国“空中英雄”戴维斯少校。

  1952年5月,美军飞机利用复杂气象,对朝鲜北部重要民用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破坏。空四师奉命协同友军和兄弟部队,采取小编队连续出动的方式,抗击敌人的轰炸活动。5月7日,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该师第十团团长邹炎率领12架飞机,到泰川一线打击美轰炸机,与20多架敌F—86型飞机相遇,由于指挥得当,协同好,击落敌机1架。26日午后,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该师第十二团团长陈亮率领12架飞机到龟城协同友军作战,与30余架美F—86型飞机激战,击落美机4架。6月13、19两日,空四师两个团由邹炎、陈亮、张积慧等分别领队,两次在铁山半岛等地,与近200架企图轰炸鸭绿江桥的美机展开大空战,打退了敌之进攻,保卫了江桥。

  为了实施夜间作战,志愿军空军第四师利用休整时间,于1952年8月6日开始夜航训练。由友空军首先帮助培养了两名教员,即李汉和来自山东的林虎。他们两人又与友空军一起举办了夜间训练班,首批参训的有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邹炎、侯书军、林基贵等人。随后,由经过夜训的8人组成夜航大队,其中包括副团长侯书军和中队长林基贵等。

  9月4日14时,美空军出动100余架战斗轰炸机,分东、西两路进袭拉古哨发电站。志愿军空军第3、第12师奉命打击东路的美机。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空3师第7团副团长孙景华率领16架米格—15战斗机,与32架美F—86型飞机遭遇。孙景华果断指挥全团投入战斗,击落美机1架,击伤2架,阻止了美机接近目标,完成了保卫电站的任务。

  12月2日下午,美空军出动一个机群,对清川江以南地面目标进行轰炸。第3师第9团副团长王海奉命率12架飞机迎战,击落美机两架。

  1953年5月29日夜,地面雷达发现多批美机在朝鲜北部活动。第4师第10团夜航大队,在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的副团长侯书军率领下彻夜巡逻。侯书军依靠平时练就的目视发现敌机的本领,在博山地区发现目标,一举击落美F—84型战斗机1架。这是志愿军空军首次在夜间击落美军飞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在这些胜利中,有在山东战斗过或山东省籍的干部和空地勤人员的贡献和牺牲。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空3师第7团副团长孟进和该团第3大队长牟敦康等,先后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

三 从山东抗日根据地走出来的一批干部和飞行员已成长为军和军区空军以上单位的领导骨干和高级将领

  (一)空军一批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部队的干部和飞行员,已成为军委空军和军区空军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以到1987年底止为主,也将此后增加的个别人,收录了进来),有一部分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工作过的外省籍干部(以下简称来自山东部队的)和在山东出生、成长、参加革命(部队)的本省籍(以下简称山东籍的)干部和飞行人员,已发展成为军委空军和军区空军两级领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

  在军委空军领导班子任过正副司令员、正副政治委员和司令部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的有63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有23人次(军事干部12人次,政治干部11人次),占36.5%;军政一把手13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6人次,占46.1%。

  在军区空军领率机关任过正副司令员和正副政治委员的共有295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61人次(军事干部41人次,政治干部20人次),占20.7%,军政一把手97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7人次,占25.8%。各军区空军领导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领导干部分布情况是:

  担任过各军区空军正副司令员、正副政治委员的领导干部有:沈阳军区空军(含原东北军区空军)共42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17人次(军事干部9人次,政治干部8人次),占40.4%,军政一把手有14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5人次,占35.71%;北京军区空军(含原华北军区空军)共有31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5人次(军干4,政干1),占16.12%,军政一把手9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人次,占22.22%;兰州军区空军(含原西北军区空军)共有37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6人次(军干4,政干2),占16.21%;军政一把手11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3人,占27.27%;南京军区空军(含原华东军区空军)共有41人,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6人次(军干5,政干1),占14.63%;军政一把手14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人次,占14.28%;广州军区空军(含原中南军区空军)共有45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7人次(军干5,政干2),占15.55%,军政一把手18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4人次,占22.22%;济南军区空军共有26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4人次(军干3,政干1),占15.38%,军政一把手8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人次,占25%;成都军区空军共有6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人次(军干、政干各1),占33.33%,军政一把手3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人次,占66.67%;武汉军区空军(含原西南军区空军)共有33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6人次(军干4、政干1),占18.18%,军政一把手9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2人次,占22.22%;福州军区空军共有34人次,其中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8人次(军干5,政干3),占23.52%。军政一把手11人次,其中来自山部队和山东籍的5人次,占45.45%。

  (二)空军一部分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部队)的干部和学员,已分别成为空军的新、老上将、中将和少将

  这些新老将领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1964年以前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来自山东部队和山东籍的老红军、老八路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共40人,其中:

  上将 1人:萧华,空军第一任政治委员。

  中将 8人:吴法宪,空军第二任政治委员;王辉球,空军第四任政治委员;王秉璋,空军第一任参谋长;邝任农,空军第十一任副司令员;曾国华,空军第十三任副司令员;周赤萍,沈阳军区空军第一任政治委员;聂凤智,华东军区空军第一任司令员;胡奇才,东北军区空军第一任副司令员。

  少将 31人,分为两个时间,其中: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的有17人,他们是:朱虚之,空军副参谋长;刘放,空军后勤部部长;刘锦平,广州军区空军第二任政治委员;孙端夫,北京军区空军第六任副司令员;齐钉根,空军空降兵副军长;杨尚儒,空军后勤部第一任部长兼政治委员;陈钦,南京军区空军第二参谋长;陈华堂,南京军区空军第二任司令员;罗野岗,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兼修理部长;谷广善,空军后勤部部长;罗华生,防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黄径琛,武汉军区空军第六任副司令员;黄炜华,空军军事科学研究部部长;谢锡玉,福州军区空军第四任副政治委员;黄玉昆,空军第四任政治部主任;蔡永,福州军区空军第九任副司令员;张希才,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1961、1964晋升为少将军衔的有14人,他们是:丁钊,山东黄县人,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王定烈,空军第18任副司令员;王新,山东武城人,空军空降兵某军政治委员;白云,空军副参谋长;司中锋,山东邹县人,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刘国柱,山东省荣城人,沈阳军区空军第六任副司令员;张翼,山东诸城县人,空军学院第三任副政治委员;张少虹,山东掖县人,沈阳军区空军第十任副政治委员;张实杰,山东邹平人,福州军区空军第八任副司令员;李际泰,山东武城县人,北京军区空军第四任司令员;李道之,山东牟平县人,兰州军区空军第五任副政治委员;林毅,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罗文华,空军第七航空学校第一任参谋长;解长林,山东聊城人,武汉军区空军第五任副政治委员。

  二是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担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以上职务的、于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时被授予和以后晋升为将军的共15人。其中:上将2人,中将12人,少将1人。

  上将2人:王海,空军第五任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周子玉,空军学院政治委员,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96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中将12人:朱光,空军第八任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林虎,空军第二十二任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刘顺尧,空军副司令员,199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景学勤,空军副司令员,199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许乐夫,空军副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刘存信,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林基贵,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1988年被援予空军中将军衔;杨永斌,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孙景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侯书军,成都军区空军第一任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赵炳耀,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90年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杨汉文,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少将1人:许其亮 空军参谋长,1991年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现任空军司令员,已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

三是还有一部分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担任过军委空军和军区空军要职、未能授予军衔的将领有7人。其中:朱瑞,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总队长兼东北老航校第一任校长;冯应山,成都军区空军第一任政治委员;邹炎,空军第十四任副司令员;张积慧,空军第十五任副司令员;徐登昆,兰州军区空军第四任司令员;武继元,广州军区空军第七任司令员;王子祥,济南军区空军第二任司令员;张瑞霭,1983年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四 一部分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工作过的和山东籍的干部参与了空军的全面建设(1954~1976)

  1.参与理顺空防体制,调整两级空军领导和机关

  1957年2月21日,中央军委作出空军与防空军合并的决定,3月26日公布了新的空军主要领导干部名单:司令员刘亚楼、政治委员吴法宪。5月17日,中央军委又批复新的空军党委常委由10人组成,其中来自山东的有3人(王秉璋、王辉球、吴法宪);正、副书记4人,其中副书记3人中有来自山东的2人(吴法宪、王秉璋)。合并后的空军除航空兵、空降兵外,又增加了高射炮兵、雷达兵、探照灯兵等兵种。一些在山东战斗、工作过的老红军老八路和山东籍的人员在这些兵种岗位上担任领导工作。

  各军区空军机关随着各大军区的变动和战备任务的需要而有所调整。1954年空军有6个军区指挥机关,即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军区空军。1955年5月,各大军区重新划分,军区空军亦随之改变名称,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军区空军相应改为沈阳、北京、南京、兰州军区空军,原驻武汉的中南军区空军,改为广州军区空军移驻广州,原驻成都的西南军区空军改为武汉军区空军,移驻武汉。1958年8月和1967年6月,根据战备任务的需要,又先后组建了福州军区和济南军区空军领导机关。1960年8月和1965年10月,先后在昆明和成都组建了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和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

  这一时期,在山东战斗、工作过的和山东籍的人员,进入军委空军领导班子并参与空军领导的有8人:

  除吴法宪(1956~1971——指任职时间,下同)、王辉球(1953~1973)和王秉璋(1953~1971)外,还有:邝任农(1955~1975),空军副司令员兼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常委;曾国华(1968~1971),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常委;邹炎(1973~?),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常委;张积慧(1973~1978),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常委;黄玉昆(1964~?),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党委常委。

  在这一时期,各军区空军军政一把手曾在山东战斗过的和山东籍的有9人,他们是:周赤萍(1954~1958),东北军区(后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曾国华(1959~1968),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许乐夫(?),沈阳军区(后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李际泰(1969~?),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1953~1976),南京军区(后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党委书记;陈华堂(1958~1966),南京军区(后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王海(1975~1978),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刘锦平(?),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王子祥(1976~?),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黄玉昆(?),福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2.参与领导空军正规军事训练,提高部队军事素质

  从1954年起,空军加强了部队的正规技术、战术训练和军以上指挥员、机关的战役训练。在技术训练方面,主要是围绕着夜间复杂气候驾驶技术训练和以空战、射击、轰炸为重点的战斗技术训练两个方面展开。

  早在1953年5月,周赤萍等领导的东北军区空军,在沈阳东塔基地举办昼间复杂气象训练班,从部队、机关抽调飞行中队长以上干部20人参加集训。训练班由山东籍的、时任东北军区空军技术检查主任林虎和志愿军区空军技术检查主任李汉主持。他们同乘一架雅克—11型教练机在容易积冰的高度层进行积冰试验飞行,亲身体验了飞机积冰的情况和操纵特点,鼓舞了大家穿云的信心。1954年上半年,聂凤智所在的华东军区空军两次举办昼间复杂气象训练班,为本区和外区部队培养了43名昼间复杂气象飞行教员。从而促进了空军部队昼间复杂气象训练的广泛展开。

  夜间复杂气象飞行是飞行训练难度最大的课目之一。1954年空军航空兵第四师首先开展夜间复杂气象飞行训练。10月,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航四师副师长邹炎率领该师第十团进行夜间复杂气象的全部战斗课目训练,成为空军第一个能在昼间与夜间,简单与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的“全天候”喷气式歼击机团。

  与此同时,以林虎为师长的空军第18师第54团第一大队在1955年训练中,苦练射击技术,从5次空靶5次烧饼到7次空靶7次命中,带动了整个部队的训练。

  1956年开始,部队增强训练强度,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年初,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曾国华,即带领训练部门下到师团检查飞行训练计划安排情况,直到师团指挥员制定飞行日计划,科学安排每个飞行日的科目搭配,妥善解决了个别部队飞行日计划不周、飞行时间严重浪费等现象,飞行日利用率大为提高。

  为了克服气象条件的限制,提高飞行员处置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广州军区空军第18师师长林虎带头飞高、难课目,取得经验并带飞干部、培训教员,促进了部队训练质量的提高。

  航空兵第六师第16团鲍寿根飞行大队,在空军组织的48个飞行组射击校阅竞赛中,曾获得冠军。为总结推广鲍寿根飞行大队的经验,曾国华于1959年春带领工作组到这个大队蹲点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向空军党委提出了《关于保持飞行连续性的建议》的报告并被转发空军部队。

  1958年8月下旬,按照刘亚楼的指示,聂凤智指导入闽部队针对国民党空军的活动规律和战术特点,不断研究和改进战术训练,从而使部队战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960年,林虎领导的空18师第54团第一大队从对飞行员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动作要求起,培养快速、准确的战斗作风,使该大队在战斗中屡建战功,成为全国闻名的“霹雳大队”。

  在加强部队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还参与了抓战役训练。从1954年起,空军的战役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当年,空军第一次组织了师、校以上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战役集训。王秉璋与刘亚楼同任总导演。1955年11月,空军还集中力量参加了总参谋部组织的由叶剑英亲自导演的辽东半岛合成军队抗登陆演习。王秉璋担任助理导演,同时担任空军集团军司令员。1956年至1959年间,空军又先后组织了“方面军抗登陆战役的空军使用”等4个课题的集训。还参加了总参组织的6次战役集训和演习,并多次组织空军部队和陆军部队的合练。特别是1956年6月在青岛进行的“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方面军抗登陆战役中的空军使用”的战役集训中,空军、军区空军和军的主要领导干部以及空军机关的领导干部共151人参加,由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等担任理论课教员。1959年,空军在大连进行了一次以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为内容的战役集训。王秉璋等担任教员。通过集训,使空军高级干部加深了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解,为正确运用毛泽东思想指挥空军作战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1968年底,曾国华调任空军副司令员。

3.参与组织领导政治工作,提高空军部队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空军建军初期,政治干部大都来自陆军,他们具有人民解放军传统的政治工作经验,但对空军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还不适应。以萧华为首的一批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工干部,在开创空军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953年1月,王辉球调任空军政治部主任和空军党委常委后,在空军初创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党委常委分工继续抓好空军的政治工作。1968年9月,王辉球被任命为空军政治委员。

  在空军全面建设时期,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处于军区一级空军领导岗位的政工干部,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任过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黄玉昆,于新中国成立后由陆军师政治委员调入空军。曾任第三航校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为加强航校和部队建设做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1964年7月,黄玉昆升任空军政治部主任。

  在这一时期,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处于空军师团级岗位的政工干部,也为空军的政治思想建设付出了辛劳。例如:抗战时期在山东济宁参加八路军的杨永斌,于1950年4月由陆军调入空军后,曾任第四航空预校大队副政治委员,空军第二训练基地第三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特别是1961~1969年在第三团任政治委员8年间,他和团党委一班人一起,带领团队每年都圆满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训练任务,连续8年无政治事故、飞行事故和地面行政事故,取得空军飞行部队少有的好成绩,该团因此荣立集体二等功。

  4.参与组织领导后勤工作,搞好空军各种勤务保障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第四野战军后勤第六分部拨归军委空军司令部建制,并改组为空军后勤部。以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任过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四旅副旅长、第四野战军后勤第二分部部长的杨尚儒为第一部长兼政治委员。1950年1月,空军后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由谷广善任后勤部长,杨尚儒任政治委员。谷广善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任过八路军第115师卫生部长。

  1953年后,曾在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部长的刘放,相继担任空军后勤部卫生部长、空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卫生部长、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从1954年至1976年间,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干部和其他后勤干部一起,主要抓了物资保障、国防工程保障、后勤装备技术保障、卫生勤务保障和飞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健全了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出国部队作战、训练等任务的完成。

  5.参与民用航空建设,并担任特殊飞行任务

  有一些在山东战斗过和山东籍的干部,还参加了中国民用航空建设,并担负特殊的飞行任务。除长期担任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后任空军副司令员的邝任农外,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张瑞霭。

张瑞霭于1942年在山东高青县参加八路军,曾任渤海军区连指导员。1950年,他由陆军营教导员被选送到第一航校学习飞行。1952年毕业后,曾任空13师飞行副团长。1953年调军委民航局,任第一飞行大队首任大队长。以后,又任过民航北京管理局局长、中国民航总局第一副局长等职。1954年被挑选担任周恩来总理的专机机长后,连续20年为周总理出访、视察工作执行了无数次的专机飞行任务;并在1953年至1982年期间,多次执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宋庆龄、贺龙、陈毅、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和来华访问的尼克松、胡志明、西哈努克、金日成、蓬皮杜、铁托等几十位外国元首的专机飞行任务。1983年2月,调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五.参与组织指挥国土防空作战,保卫祖国领空的安全

  1.参与组织指挥空军部队协同陆海军作战

  1954年7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华东军区统一指挥陆海空军协同作战,解放沿海国民党军所占岛屿。华东军区决定首先解放一江山岛,作为解放大陈诸岛的突破口。为此,华东军区在宁波设浙东前方指挥部,由张爱萍任司令员,下设登陆指挥所、海军指挥所和空军指挥所。空军指挥所由来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聂凤智任司令员。

  根据前指的指示,聂凤智决定在夺取大陈岛、一江山岛以北地区制空权的同时,协同海军和海岸炮兵,突击大陈海域的国民党军军舰和大陈岛陆上的军事目标,以达封锁敌占岛屿的目的。

  11月2日至12月21日,空军前指曾连续5次组织轰炸机、强击机小机群,轰炸一江山、渔山、披山和大陈等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国民党军军舰,摧毁了岛上的一些军事目标。

  1955年1月10日,浙东沿海刮起大风,估计国民党海军舰艇不会出海,聂凤智果断决定,集中兵力奇袭大陈港。当天出动各型飞机130架次,分4次对大陈锚地的国民党海军军舰进行猛烈轰炸,取得击沉敌坦克舰1艘、重创敌修理舰1艘和击伤敌驱逐舰3艘的胜利。

  根据敌我情况,前指决定于1月18日陆海空协同向一江山岛发起登陆作战。当日,空军前指共组织出动各型飞机288架次,对保障陆军部队攻占全岛起了重要作用。

  2.参与组织指挥空军部队入闽作战

  为严惩国民党军的挑衅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空军党委决定,第一批从内地调出5个歼击航空兵师(其中包括山东籍师长林虎所率领的空军第十八师)和两个轰炸航空兵团及部分高炮、雷达部队,向福建和粤东地区实施战略机动,夺取该地区的制空权,配合陆海军完成炮击金门和对金门进行封锁的作战任务。同时,确定以驻福州的空军某军军部为基础,由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负责(7月24日,聂被任命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从杭州空军某军等单位抽调具有作战指挥经验的人员,组织福州军区空军指挥机构。

  聂凤智受命后,立即到晋江开设福州军区空军指挥所,并于7月25日对下一步作战行动作了安排,要求所属各部做好各种准备,打好第一仗。第一批入闽的、由林虎率领的空18师于7月27日进驻粤东汕头机场后,立即做好了应战准备。7月29日11时许,国民党空军F-84型飞机4架,贴着云层,低空向汕头方向进袭。这时,师指挥所立即命令第54团第一大队大队长赵德安率4架米格—17型飞机起飞迎击,在南澳岛上空发现敌机,师长林虎果断指挥,经3分钟空战,就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以3∶0荻得全胜。首战告捷,揭开了福建前线夺取制空权的序幕。空军对作战有功人员给予提前晋衔、晋级奖励,并号召所有部队向他们学习。

  首战获胜后,聂凤智又指挥入闽空军相继进行了夺取制空权和配合陆海军封锁金门的作战。到10月底,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出动飞机691批、3778架次,空战13次,击落敌机14架,击伤9架;高射炮兵作战7次,击落、击伤敌机各2架,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1959年4月,曾国华升任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并担任党委副书记。12月,他奉命率军区空军司令部组成的指挥班子,奔赴福建前线参加轮战,负责组织指挥福建前线的空战,并担任晋江空军指挥所代司令员。1960年2月16日,携带响尾蛇导弹的国民党空军飞机4架窜入大陆上空。曾国华命令空军第十九师一个大队迎击,取得击落敌机1架、击伤2架的战绩。3月,曾国华和部队完成轮战任务后,返回原驻地。

  3.参与组织指挥空军部队国土防空作战

  1958年7月空军入闽至1968年6月,国民党空军停止了轰炸,转为主要实施空中侦察活动,人民空军防空作战也随之转为以反侦察斗争为主要内容。

  1959年5月29日,1架国民党空军B—17型飞机飞至粤桂边界山区。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山东籍空18师值班指挥员、副师长李宪刚,果断指挥第52团一大队中队长蒋哲伦驾驶米格—17型飞机起飞拦截,在广东恩平县境一举将该机击落,机上15人全部毙命。这是空军截击机装备机载雷达后,第一次在夜间低空复杂气象下击落敌机。

  1960年,国民党空军改用加有电子侦察、警戒和干扰设备的P—2V型飞机,继续对大陆纵深地区进行袭扰。为了对付敌机的机载干扰设备,空军各截击机大队采取一系列反干扰措施。1961年11月6日16时,正在某军检查工作的曾国华获悉国民党空军飞机准备窜入大陆上空的情报后,立即通过军区空军指挥所命令夜间值班的独立飞行大队和沿海高炮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日晚,国民党空军P—2V低空侦察机1架窜入辽东半岛上空,曾国华即令高炮部队开炮,将其击落于庄河县明阳地区,机上12人全部丧命。

  1963年6月19日20时,国民党空军P2—V型飞机1架窜入浙江上空,空军先后出动飞机8架拦截,均因敌机施放干扰,未能如愿。20日0时30分,该飞机又窜到江西临川附近。在毕业于东北老航校的师长王子祥所领导的空二十四师指挥所领航员张健等正确引导下,副大队长王文礼驾驶米格—17型飞机,熟练地使用机载雷达,一举将其击落,机上14人全部毙命。6月28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了王文礼、张健和师长王子祥,表彰了他们的功绩。空军授予王文礼以“空中猎手”的荣誉称号。

  1964年10月,沈阳军区空军奉命派出作战小分队赴广东、广西地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曾国华亲自部署,要求某师派出的小分队必须是飞行技术过硬、思想作风过硬、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果然,该师派出的小分队不负重托,于当年11月一举击落美国空军无人驾驶侦察机1架;翌年又击落入侵的美国空军无人驾驶侦察机3架。

  1964年12月,空军决定在福州、漳州、兴宁和连城等地组织专门打击国民党空军RF—101型飞机的作战分队。1965年3月18日9时44分,两架国民党空军RF—101型飞机从桃园机场起飞,林虎领导的空18师驻兴宁的作战分队起飞迎战,在汕头附近击落敌机1架。

  1965年4月3日,林虎指挥的空18师第54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董小海驾驶刚改装的歼—6型飞机,在广西崇左县上空击落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1架。这是第54大队一中队自建立以来击落、击伤的第13架敌机。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被迫进行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根据中央军委赋予空军的任务,空军立即派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过的空军参谋长王定烈率工作组,到有关军区传达命令,研究部署各项作战准备工作,在中越边境加强巡逻警戒,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为加强指挥力量,在广西方向,由山东籍的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王海负责;在云南方向,任命山东籍的侯书军和林虎分别为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正、副主任。

六 参与组织领导开创空军全面建设的新局面(1977~1990)

  这一时期,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参与开创空军建设新局面的空军领导有:王海、朱光,邹炎、张积慧、王定烈、林虎、许乐夫等。

  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军委于1977年4月对空军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8人组成空军领导班子。1985年7月,空军领导班子实行新老交替,由山东籍的王海和朱光分别担任空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在此前后,在山东战斗过的王定烈(1982年11月)和山东籍的林虎(1985年9月)、许乐夫(1988年2月),也分别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许乐夫还任空军党委纪委书记。

  朱光担任空军政治委员后,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做出了《空军党委常委对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定》,并狠抓落实,使常委一班人认识统一,齐心协力抓部队全面建设。

  王海于1978年11月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员。1985年7月,出任空军司令员。

  1985年9月,林虎担任空军副司令员,分管空军装备科研工作。在此之前,曾在山东战斗和工作过的王秉璋、王定烈等副司令员先后负责过这方面的工作。

这一时期,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在军区空军一级做领导工作的干部,也为所属空军部队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1950年从陆军炮兵连指导员调入空军工作的杨永斌,1976年9月任空军某军第27师政治委员,1980年下半年相继升任新疆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乌鲁木齐部队空军政治委员,1983年5月被任命为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七 一批在空军服役的山东籍干部战士、飞行人员和其他人员,已成为空军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

  从1949~1990年,属于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山东籍空军战斗英雄、功臣模范有25人,其中:

  战斗英雄、特等(一等)功臣12人:王海,山东烟台人,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张积慧,山东荣城人,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邹炎,山东福山人,空军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高月明,山东邹平人,空军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范万章,山东栖霞人,空军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宋宗周,山东昆嵛人,空军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陈亮,山东历城人,特等功臣;逯松亭,山东广饶人,特等功臣;王文礼,山东成武人,空军夜空猎手;牟敦康,山东?人,一等功臣;孟进,山东?人,一等功臣;侯书军,山东文登人,一等功臣。

  卫国勇士、工作模范13人:王好新,山东济南人,空军卫国勇士;窦建利,山东泰安人,空军卫国勇士;邵长源,山东海阳人,空军二级模范、一等功臣;王靖安,山东福山人,空军二级优秀飞行大队长;王裕昌,山东即墨人,全军爱兵模范、一等功臣;于立身,山东黄县人,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标兵;羊鸣,山东蓬莱人,空军优秀知识分子;冯德英,山东乳山人,著名作家;葛书翰,山东蓬莱人,空军先进科技工作者;李涛,山东安丘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正青,山东五莲人,空军有重大贡献的优秀科技干部;岳喜翠,女,山东泰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十大女杰;林永清,山东烟台人,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原军史部研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